秋天一到,天气越来越干,很多人总觉得嗓子发痒、皮肤紧绷,甚至晚上睡不安稳,这时候光靠多喝水可不够,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养生法才是“润秋燥”的高手!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几个简单好用的秋季中药配方,自己在家就能做,成本低效果却杠杠的!
为啥秋季特别需要中药养生?
秋天对应的五行属“金”,主肺,空气干燥最容易伤肺阴,很多人莫名咳嗽、鼻塞、便秘,其实都是“秋燥”在作怪,中药讲究“应季调理”,这时候用对药材,既能润燥又能补气血,相当于给身体提前“穿件防护服”对抗冬天。
5个超实用的秋季养生配方
百合莲子羹——润肺安神一夜好眠
材料:百合10克、莲子15克、银耳半朵、冰糖少许
做法:银耳泡发后撕小朵,和百合、莲子一起炖煮1小时,出锅前加冰糖。
功效:百合润肺止咳,莲子养心安神,银耳号称“平民燕窝”,三者搭配专门对付秋季干咳、失眠,尤其适合熬夜党和更年期女性,连喝一周,喉咙清爽得像做了SPA!
山药枸杞粥——脾胃虚弱者的救星
材料:山药200克、枸杞15克、粳米100克
做法:山药切块,和粳米一起煮粥,快熟时放枸杞再煮5分钟。
功效:山药补脾肺,枸杞护肝明目,这碗粥特别适合久坐族和老年人,秋天吃它,肠胃舒服,眼睛不干涩,关键是味道清甜,小孩都爱喝!
菊花雪梨茶——上火口臭一杯搞定
材料:雪梨1个、菊花5朵、冰糖适量
做法:雪梨切块煮20分钟,加菊花再焖5分钟,滤渣喝汤。
功效:雪梨润肺清热,菊花散风火,专治秋季口腔溃疡、牙龈肿痛,上班族可以装保温杯里慢慢喝,比凉茶温和多了!
黄芪当归汤——怕冷体质的暖身方
材料:黄芪15克、当归10克、红枣3颗、鸡肉或排骨200克
做法:药材洗净和肉一起炖1.5小时,喝汤吃肉。
功效:黄芪补气,当归补血,适合手脚冰凉、容易累的人,秋天喝它能增强抵抗力,感冒都绕道走!但注意高血压患者少放盐。
陈皮山楂水——吃撑了消食刮油
材料:陈皮5克、山楂10克、炒麦芽5克
做法:所有材料沸水冲泡,焖15分钟当茶饮。
功效:陈皮理气化痰,山楂消肉食积滞,大餐后来一杯,肚子不胀还不长膘!尤其是贴秋膘又怕胖的朋友,这个配方堪称“救星”。
小心这些坑!
- 别乱拼药材:有人听说滋阴好,就把阿胶、熟地一顿炖,结果越喝越腻拉肚子,秋季养生讲究“润而不滞”,配方越简单越好。
- 分清体质再喝:舌苔厚腻、容易拉肚子的人少吃百合银耳这种寒凉食材,可以加几片生姜平衡。
- 别过量补:比如黄芪每天不超过15克,过量反而上火,养生就像浇花,滋润到位就行,过头就烂根。
搭配小妙招,效果翻倍!
- 喝汤+泡脚:晚上用艾叶10克煮水泡脚15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,和养生汤配合简直是“王炸组合”。
- 按摩穴位:喝完汤后按揉“迎香穴”(鼻翼两侧)缓解干燥,或者搓热“涌泉穴”(脚心)助眠,效果肉眼可见!
- 少吃辛辣:火锅、烧烤再馋也要忍住,否则一边补一边耗,等于白折腾。
一句话总结
秋季中药养生不需要贵价药材,家常食材搭配得当就能事半功倍,润燥优先,适度补气”,从饮食到作息调整,这个秋天你可以比同龄人更精神!赶紧转发给家人,一起健康过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