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药材也能致富!这几种中药材亩收益超万元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老张家的黄芪又卖上了好价钱,每公斤干品能到35元,这位河北药农靠着五亩地,年收入稳稳超过二十万,看着别人家院子里晾晒的药材堆成小山,不少乡亲开始打听:"现在种啥药材最赚钱?"

其实中药材种植是个技术活,选对品种才能稳赚不赔,笔者走访了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,发现这几个品种特别适合新手入门,关键还能卖出好价钱。

市场"常青树":金银花 在山东平邑县,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成了致富花,这种耐旱耐寒的藤本植物,对土壤要求不高,山坡地、房前屋后都能种,老种植户透露个窍门:要想产量高,必须学会修剪,每年冬季剪去枯枝,春季新芽萌发前再修一次,这样花蕾才长得密。

现在市场上优质金银花能卖到120元/公斤,按亩产150公斤算,毛收入就过万,更妙的是,金银花可以连续采收十几年,就像种下一棵"摇钱树",不过要记住,采摘一定要趁花蕾泛白时,一旦开花就不值钱了。

懒人首选:板蓝根 在黑龙江五常,大片的板蓝根正在收割,这种药材特别皮实,种子撒下去基本不用管,连农药都不用打,关键是见效快,春天播种,霜降就能收根,亩产干货能达到300公斤,现在药厂收购价稳定在28元/公斤左右。

不过要避开低洼地,雨水多容易烂根,还有个别农户反映,连作两年会减产,最好轮着种其他作物,去年有个种植户改种玉米后,今年板蓝根产量反而更高了。

"贵族"药材:黄精 浙江安吉的林下黄精基地里,九斤鲜货才能晒出一斤干货,虽然前期投入大,但价格确实诱人——目前九蒸九晒的黄精能卖到600元/公斤,关键是不愁销路,保健品厂抢着要。

新手要注意,黄精至少要种三年才能收获,前两年几乎没收益,但第三年亩产可达400公斤,算下来每亩投入约8000元,收益能到2万左右,最适合有耐心的种植户,现在已有农业公司推出"订单种植"模式。

南北通吃:丹参 山东临沂的丹参种植户李大姐,靠十亩地供着两家药企,这种根系发达的药材特别抗造,零下10℃冻不坏,夏天40℃照样长,关键它不挑地,沙土地、黏土地都能活,但要想产出高品质,最好选排水好的坡地。

现在丹参统货价格稳定在22元/公斤,亩产干货300公斤很轻松,不过李大姐提醒,种苗要选根条粗的,移栽时每亩8000株最合适,她家采用"玉米-丹参"套种模式,既遮阴又增收。

"药食同源"新宠:蒲公英 别小看路边野草,辽宁朝阳的蒲公英基地里,嫩叶出口韩国做沙拉,根茎卖给药厂做药材,这种野菜生命力极强,撒把种子就能活,关键是一年能收好几茬,3月到10月都能采收。

现在带根蒲公英价格在18元/公斤,亩产鲜货1500公斤,算上加工成本,亩收益也有近万元,最妙的是,它不占农时,利用边角地就能种,特别适合搞家庭农场。

种药材看似简单,其实暗藏门道,安徽亳州的药商老周说:"同样种菊花,有的亩产400斤,有的只有200斤。"关键在于细节管理,比如芍药要深翻40厘米,当归育苗期要盖稻草。

现在国家对中药材的监管越来越严,重金属超标、农药残留超标的药材根本卖不出去,建议新手先从"三无"品种入手——无硫加工、无农药、无转基因的道地药材,比如甘肃的党参、云南的重楼、四川的川芎,这些都有地理标志保护。

最近中药材价格有点波动,但像黄芪、茯苓这些大宗品种始终坚挺,打算入行的朋友,可以先试种半亩地探探路,记住要和药企签保底收购协议,千万别盲目扩种,毕竟药材不像粮食,丰收年景反而可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