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姐妹们,你们有没有发现喝中药调理身体后胃口变好了?""喝完补血气的中药是不是容易胖啊?"作为一个喝了三年中药汤的养生达人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让人纠结的话题。
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,去年体检查出贫血,医生给开了四物汤加减方,刚开始喝确实有点忐忑,毕竟网上都说中药养人又"养膘",结果喝了两个月,血红蛋白升上来了,体重反而轻了3斤!不过隔壁办公室的小王就没这么幸运,她喝同样的方子却胖了5斤,天天捧着保温杯跟我吐槽。
这里就要说到重点了——中药本身不含脂肪和高热量成分,当归、黄芪、党参这些补气血的常用药,每10克的热量还不如半颗鸡蛋,那为什么有人会胖呢?关键在于这三个隐藏因素:
-
脾胃的"运输能力"说了算 老中医常说"虚不受补",就像漏水的竹篮存不住水,我刚开始喝中药时舌头有齿痕(脾虚标志),医生特意加了茯苓、白术健脾胃,现在想想,这可能就是我没胖的原因——脾胃运化好了,补进去的气血能被身体充分利用,而不是变成肥肉囤起来。
-
食欲大开才是"致胖元凶"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?气血不足的人往往手脚冰凉、食欲不振,我同事小李以前午饭只吃猫须面,喝中药后开始光盘行动,晚上还偷偷加餐,其实这是好兆头——说明你的脏腑功能在恢复,但要是跟着胃口暴饮暴食,可不就得胖嘛!
-
体质差异比药方更关键 同样是气虚,有的人是"喝水都会胖"的痰湿体质,有的是怎么吃都不长的阳虚体质,我表姐是典型的湿热体质,喝四物汤不加黄芩就冒痘,她还总觉得中药甜腻长肉,后来改成颗粒剂配合红豆薏米水,体重反而稳中有降。
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了:"那到底怎么判断自己会不会胖?"我的经验是看这三个信号:
- 喝药后是否频繁打嗝放屁(脾胃在排浊)
- 舌苔颜色有没有变淡(气血上升表现)
- 排便是否从稀软变得成形(阳气回升迹象) 如果出现这些正面反应,恭喜你,说明身体在良性循环,长胖概率低,反之,如果越喝越没精神、舌苔厚腻,可能是吸收不好,多余药液转化成了脂肪。
给大家支几招防胖妙法: ① 喝药时间很讲究:饭前半小时喝最利吸收,饭后喝易堆积湿热,我习惯早餐前空腹喝,中午正常吃饭,晚上喝点山楂陈皮水消食。 ② 巧搭食材中和药性:十副药里八副会配甘草,这时候记得多吃山药、冬瓜这类利水食物,上周我试着用黄芪炖鸡时撇掉油花,改加玉米萝卜,体重纹丝不动。 ③ 运动助攻很重要:别以为喝中药就能躺着瘦,我每天快走40分钟,周末跳操,发现这样不仅能促进药效吸收,还能提高基础代谢率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与其纠结胖不胖,不如定期记录围度,我手机里有个表格,每周固定时间测体重、腿围、腰围,三个月数据显示,真正因为喝中药涨秤的不超过2斤,更多时候是气色红润了,衣服尺寸却没变,气血足了代谢自然会提升,关键是要学会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