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"中药丸子到底有多少种?"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那些年老中医开过、电视剧里见过、药店柜台摆着的经典丸剂,作为传承千年的中药剂型,丸剂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更是现代人调理身体的宝藏,且听我细细道来。
丸剂到底是个啥? 走在同仁堂、雷允上的老药铺,玻璃罐里圆滚滚的药丸总让人好奇,其实这些"小圆子"大有讲究——把药材细粉用蜂蜜、米糊或者水调匀后搓成球,就是最传统的丸剂,比起汤药苦兮兮要现熬,丸剂方便储存携带,药效还温和持久,难怪从皇宫御药房到民间郎中都爱用。
老字号药丸大盘点
-
六味地黄丸
这可是补肾界的顶流IP!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三味补肝脾肾,配上泽泻、丹皮、茯苓三泻,专治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,年轻人熬夜后吃两粒,第二天立马精神抖擞。 -
安宫牛黄丸
急救明星选手!牛黄、犀角、麝香这些猛药配成金衣大蜜丸,高烧不退、中风昏迷时能救命,家里备上一两颗,就像给健康买了份保险。 -
乌鸡白凤丸
妇科圣品不是吹的!整只乌鸡配合人参、当归,气血双补,月经不调的小姐妹们都知道,姨妈期前吃一周,肚子暖洋洋特别舒服。 -
逍遥丸
压力大、爱生气的打工人必备,柴胡疏肝,当归补血,白芍柔肝,吃出好气色就靠它了,办公室抽屉常备,心情差时嚼一粒。 -
归脾丸
失眠健忘星人的救星!党参、黄芪补气,龙眼肉、酸枣仁安神,特别适合思虑过度、心慌心悸的上班族,睡前半小时吃,沾枕头就能睡着。
藏在地方秘方里的小众丸剂 除了全国知名的"网红"药丸,各地中医馆还藏着不少宝贝:
- 云南糊药:糯米饭混合三七、鸡内金,专治积食腹胀,小孩老人都能用。
- 山西龟龄集:鹿茸、海马泡酒制成药蜡丸,补肾壮阳一把好手。
- 广东三蛇胆川贝:毒蛇胆配川贝母,咳嗽痰多时含一粒,清凉直冲天灵盖。
丸剂里的大学问 别看都是黑乎乎小圆球,制作工艺暗藏玄机:
- 蜜丸:蜂蜜调和,适合补益类药物,比如人参养荣丸。
- 水丸:冷水泛制,药性较猛,像保和丸这种消食导滞的就用它。
- 浓缩丸:现代科技提取精华,见效更快,但老中医还是认传统工艺。
现代人该怎么用? 现在药店货架上中成药琳琅满目,但可别自己乱吃。
- 怕冷手脚凉就吃金匮肾气丸,但高血压患者要慎用。
- 上火长痘别急着吃牛黄解毒丸,脾胃虚寒会拉肚子。
- 减肥想靠防风通圣丸?得先辨清楚自己是实证还是虚胖。
建议收藏这份清单,下次看中医时对照着问:"大夫,我这情况该吃哪种丸子?"毕竟老祖宗留下的这些"小圆子",可是调理身体的无价之宝,记得保存时要注意防潮,最好放冰箱冷藏层,不然好好的药丸变成"糖葫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