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胸口闷得慌,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?别急着掏速效救心丸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可藏着不少护心神药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中药界的"心脏保镖",都是实打实的天然强心剂!
【人参——元气加油站】 说起补气第一名,老吉林的野山参必须拥有姓名,这味"百草之王"最擅长给心脏泵血加buff,特别适合那种明明没干啥却累得心慌的虚人,记得去年探望术后的张大爷,护士说他心率总偏低,结果每天含片人参切片,半个月后下床遛弯都带风,不过要提醒各位,人参虽好可不能当糖豆吃,建议切片炖汤或者含服,每次3克就够了。
【丹参——血管清道夫】 心血管科老病号肯定听过"丹参滴丸"的大名,这味带着淡淡苦味的红色根茎,可是疏通血管堵塞的高手,隔壁王婶三高多年,医生开的方子里总少不了丹参,她说每天用丹参泡茶喝,原本头晕手麻的毛病改善不少,特别推荐搭配山楂、决明子煮水,既能护心又能刮油,堪称三高人群的福音。
【黄芪——心肌健身教练】 面黄肌瘦的小年轻注意了!如果你爬三层楼梯就心跳如鼓,八成是气虚惹的祸,这时候就得请出"补气圣手"黄芪先生,我们办公室的程序员小刘,连续加班后整个人跟霜打的茄子似的,老中医给他开了黄芪建中汤,喝了一个月,现在打篮球生龙活虎的,黄芪煮粥、炖鸡都行,记住要选内蒙古的绵黄芪,切片后厚度不超过2毫米更易煎出药效。
【附子——回阳救逆急先锋】 这可是中药里的"急救明星",专门对付那种突然手脚冰凉、冷汗直冒的危急时刻,记得去年大雪夜送急诊的老赵,血压骤降脸色青白,医生赶紧上了炮附子配干姜,半小时后人就缓过来了,不过这味猛药得像武松打虎一样谨慎使用,必须经过专业医师指导,千万别自己瞎折腾。
【麦冬——心阴虚的灭火器】 经常熬夜追剧的小伙伴看过来!如果总觉得心里像揣着个小兔子乱蹦,晚上还盗汗失眠,八成是心阴不足,这时候就要请出润肺养阴的麦冬姑娘了,抓一把胖大海大小的麦冬,配上枸杞、甘草,焖壶养生茶,喝上两周,保证让你从"火急火燎"变成"润物细无声"。
【三七——血管修复师】 云南满泽的三七粉现在可是办公桌常客,这味金不换的宝贝最擅长止血不留瘀,对冠心病患者特别友好,我们公司财务大姐每天早晨空腹吃勺三七粉,坚持半年,体检报告显示血管斑块都变小了,不过要避开经期服用,孕妇更是碰不得。
【桂枝——心脏暖宝宝】 怕冷体质的朋友冬天必备!这味辛温的树皮能驱散寒邪,特别适合手脚冰凉、遇冷胸痛的人,我妈每到冬天就心悸,老中医给她开了当归四逆汤,里面重用桂枝,喝下去就像给心脏裹了层羽绒服,平时做羊肉汤时放几片,既能去腥又能暖心。
【甘松——焦虑心结的钥匙】 现代人压力大,很多人明明检查没问题,就是控制不住心慌,这种时候就得请出芳香化湿的甘松了,我们社区张医生有个小妙招:把甘松打粉装进香囊,随身佩戴能缓解紧张情绪,不过这味药比较小众,中药店可能要预定,建议大家备点广藿香代替,效果也杠杠的。
【组方小技巧】 单枪匹马不如组合出击!经典搭配有: ① 参附汤(人参+附子):适合阳气暴脱的紧急情况 ② 生脉饮(人参+麦冬+五味子):应对暑热耗气的心烦口渴 ③ 丹七片(丹参+三七):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黄金搭档
【使用注意事项】
- 舌苔厚腻的痰湿体质慎用滋腻药
- 高血压患者禁用麻黄、细辛等升压药物
- 所有强心药都要避开铁器熬煮
- 服药期间少吃柿子、茶叶等"解药食物"
最后教大家个自测小方法:平躺时摸手腕脉搏,如果跳动微弱无力,可能就是心气不足;要是跳得快而紊乱,多半有心阴虚,不过最保险的还是找中医师把脉开方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密码锁。
这些护心宝贝就藏在街边的中药房里,价格比保健品亲民多了,下次感觉心脏抗议时,不妨试试这些祖传秘方,说不定比西药更快见效呢!该看医生的时候千万别硬扛,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