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圈都在传"卫健委发布药食同源新名单",不少养生党都在问:这些中药到底怎么用才安全?作为研究中医食疗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就带大家深度解读这份名单,手把手教你怎么把中药吃出花样!
先搞懂"药食同源"啥意思 老祖宗说的"药食同源"可不是随便说说,这86味中药都是既能当饭吃又能入药的"两面派",比如你喝的枸杞菊花茶里,枸杞补肝肾,菊花清火明目;炖汤放的山药健脾,红枣补血,这些都是名单里的"熟面孔"。
名单里的明星选手盘点
厨房常客组:
- 生姜:不止是去腥调料,风寒感冒煮碗姜糖水比吃药还管用
- 紫苏:包饺子去腥气,夏天泡茶治空调病
- 陈皮:橘子皮放半年就是理气化痰的宝贝
煲汤必备组:
- 党参:广东老火汤里常见,补气不上火
- 黄芪:炖鸡时加几片,增强免疫力
- 当归:妇科圣药,和羊肉炖汤最配
茶饮界顶流:
- 罗汉果:糖尿病人也能喝的甜饮
- 桑葚:晒干泡酒补肾,鲜着吃补血
- 金银花:上火就泡它,消炎降火杠杠的
这些雷区千万别踩! 别看都是药食同源,用错了照样出问题: ▶️ 何首乌:生的有毒,必须制过才能吃 ▶️ 三七:孕妇碰不得,活血太猛易流产 ▶️ 阿胶:脾胃虚的人吃了反而消化不良 ▶️ 肉苁蓉:年轻人乱补可能流鼻血
不同体质这样搭着吃
- 熬夜党(阴虚火旺): 石斛+麦冬+西洋参,煮水代茶饮
- 湿气重(痰湿体质): 茯苓+薏米+赤小豆,煮粥记得不放糖
- 怕冷星人(阳虚): 肉桂+干姜+花椒,泡脚比口服更安全
- 加班族(气虚): 黄芪+党参+大枣,炖鸡汤最养人
选购保存有门道
- 认准正规药店:染色硫磺熏的药材要避开
- 看新鲜度:虫草要选硬挺的,枸杞不能发粘
- 储存秘诀:
- 贵重药材(人参、灵芝)放冰箱冷藏
- 含油多的(当归、川芎)要密封防虫
- 干货类(陈皮、山楂)阴凉处保存即可
特别提醒这些人要谨慎! ▶️ 孕妇:禁用活血化瘀类(如藏红花) ▶️ 哺乳期:慎用气味重的(如薄荷、丁香) ▶️ 儿童:减少滋补类(如阿胶、鹿茸) ▶️ 慢性病患者:高血压少吃甘草,糖尿病避开蜂蜜制品
现在知道为啥中医开方要辨证了吧?这些药食同源的宝贝用好了是宝,用错了可能变"毒",建议大家先找中医师把脉,再根据自己的体质制定食疗方案,要是懒得折腾,记住这个万能公式:少量多样+长期坚持,养生效果自然来!
最后提醒一句:卫健委名单里的中药虽然安全,但每天摄入量也有讲究,比如决明子每天不超过10克,过量会腹泻;枸杞成年人每天20克足够,吃多了上火,收藏这份指南,从此告别养生小白,做个会吃中药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