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梨花根,藏在茉莉清香下的中药密码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这白生生的根也能入药?"小时候蹲在奶奶家后院摘茉莉花时,我第一次见到她从土里刨出细长的白色根须,老人用衣角擦擦泥,笑着对我说:"这是木梨花根,泡茶喝能败火。"谁能想到这些开满香花的植物底下,竟藏着一味传承千年的中草药?

厨房里的百宝箱

在岭南地区的老宅子里,总有些不为人知的养生智慧,邻居阿婆每年入夏都会挖些茉莉根晒干,收在咸菜坛里,谁家小孩咽喉肿痛,她就抓一把炖上冰糖雪梨,那清甜的汤水带着茉莉特有的幽香,喝两次准好,老一辈人说这叫"木梨花根",倒是比"茉莉根"更接地气——毕竟在方言里,"茉莉"常被唤作"木梨花"。

这些不起眼的根须其实是座营养宝库,中医典籍记载其性寒味甘,能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,去年我嗓子哑了半个月,试着用外婆的方法煮茉莉根水,没想到三天就见效,现在家里常年备着晒干的根片,像存着瓶液态清凉油。

老祖宗的智慧

翻看《本草纲目拾遗》,发现茉莉根入药已有百年历史,书里说它"治一切痈疽发背,捣汁饮之",民国时期药店柜台上,常能看见捆成小把的干茉莉根,专治暑热烦渴,江南地带至今流传着端午采根泡酒的习俗,说是能祛风湿。

最有趣的是不同地域的叫法差异,在两广地区多称"木梨花根",江浙一带则叫"柰花根",闽南人还管它叫"玉帘钩",这些充满诗意的别名背后,藏着古人观形取象的智慧——洁白如玉的根须,恰似挂起的玉帘子。

实验室里的新发现

现代研究揭开了这味古方的神秘面纱,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检测报告显示,茉莉根含有槲皮素、绿原酸等活性成分,抗炎效果堪比某些西药,更惊喜的是其多糖物质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,这让它在抗癌辅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。

去年夏天拜访中药材市场,发现茉莉根已经成了网红养生品,年轻白领们买回去煲汤炖肉,说是既能去湿气又能美容,有商家推出"木梨花根蜜饯",把腌过的根须裹上糖霜,吃起来脆生生带点草本回甘,倒是别有风味。

会吃才会养

想要充分发挥茉莉根的功效,还得讲究个"对症下药",新鲜根切片蘸蜂蜜,对付口腔溃疡最灵验;陈年干根煮水,加几颗红枣就能缓解经期腹痛,我最爱吃奶奶做的茉莉根炒蛋,把切碎的根茎当葱花使,鸡蛋染得碧玉般好看,清热补铁两不误。

不过要记住三个忌讳: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,孕妇最好咨询医师,搭配西药时间隔两小时,前阵子有个博主直播生啃茉莉根,结果半夜跑急诊——这药材虽好,也不能当萝卜嚼啊。

阳台上的百草园

现在我家花盆里总种着几株茉莉,花开完了剪枝时,顺手把根洗净晾干,这些默默生长在泥土里的小白条,既是治病良药,也是生活趣味的来源,朋友来做客看见晾晒的根片,总要惊讶地问:"这就是你们喝的那个香香的茶?"

最近迷上用茉莉根自制漱口水,切段捣出汁兑温水,那股沁凉直冲天灵盖,比超市买的任何漱口水都提神,每次用完都觉得舌头打了蜡似的清爽,仿佛给口腔做了场SPA。

这株我们熟悉的观赏植物,原来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医者相中,那些埋在土里的根须,承载着先人对抗疾病的智慧,也见证着中医药从经验到科学的蜕变,下次闻到茉莉花香时,不妨想想地下那些正在积蓄能量的"木梨花根",它们可是会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