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转凉,后台好多小伙伴留言说手脚冰凉、嗓子干痒,问能不能推荐些养生汤方,作为喝了二十年中药汤的岭南人,今天必须把压箱底的配方分享出来!这些汤方可不是网上随便抄的,都是跟着老中医学的搭配,既能调理身体又不会太重口,特别适合咱们现代人养生。
为什么秋冬要喝中药炖汤?
老辈人常说"秋冬进补,开春打虎",这话真不是忽悠人的,现在人天天对着电脑手机,熬夜加班是常态,体内早就积攒了寒气湿气,中药炖汤最妙的是"润物细无声",不像西药那样猛补,而是慢慢帮你调理气血,特别是女生,每个月那几天后喝碗热汤,整个人都能暖过来。
5款居家必收经典配方
五指毛桃茯苓龙骨汤(祛湿神器)
材料:五指毛桃30克、茯苓15克、蜜枣2颗、玉米1根、胡萝卜1根、猪龙骨500克 做法: ① 猪骨焯水去血沫,五指毛桃和茯苓泡半小时 ② 所有材料丢进砂锅,加水没过食材 ③ 大火烧开转小火炖1.5小时,撇掉浮油加盐 小贴士:这汤闻着像椰子汁,喝着不苦!上班族可以周末炖好,分装冷冻,工作日微波炉加热超方便。
当归黄芪枸杞乌鸡汤(补血养颜)
材料:当归10克、黄芪20克、枸杞15克、红枣6颗、乌鸡半只 做法: ① 乌鸡切块焯水,当归黄芪用清水略泡 ② 所有材料入锅,加姜片和料酒 ③ 炖煮2小时后撒枸杞,再煮10分钟 重点注意:当归量别放过多!放多了汤会发苦,10克刚好够一个人喝三天,生理期后连喝三天,气色肉眼可见变好。
西洋参麦冬瘦肉汤(熬夜救星)
材料:西洋参片10克、麦冬15克、玉竹10克、瘦肉300克、陈皮1小块 做法: ① 瘦肉焯水,药材洗净 ② 全部材料加开水进炖盅 ③ 隔水炖3小时,出锅前加盐 特别提醒:这汤适合长期熬夜、说话多的人,喝完喉咙不干了,第二天精神特别好,但感冒发烧时千万别喝,西洋参性凉容易加重症状。
熟地山药牛尾汤(补肾强筋)
材料:熟地黄20克、干山药30克、牛尾1根、黑豆50克 做法: ① 牛尾冷水下锅,加葱姜料酒焯透 ② 所有材料放入高压锅,加水没过食材 ③ 上汽后压40分钟,加盐调味 秘诀:熟地黄特别容易染色,洗的时候戴手套!这汤每周喝一次,头发不那么容易油,腰酸背痛也缓解很多。
沙参玉竹老鸭汤(润肺止咳)
材料:北沙参15克、玉竹15克、芡实30克、老鸭半只、姜片适量 做法: ① 老鸭去皮切块,用盐搓洗去腥味 ② 药材泡软后塞进鸭肚 ③ 砂锅文火慢炖2.5小时 搭配建议:雾霾天喝这个特别合适!加点杏仁效果更好,不过鸭子比较寒,脾胃虚的人可以加几片生姜平衡。
煲汤避坑指南
- 药材不是越多越好: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药材堆一大把,其实每样10-20克足够,不然汤会变苦
- 肉类要处理干净:焯水时加料酒、姜片去腥,炖出来的汤才清甜
- 时间控制有讲究:排骨类炖1小时,牛尾类要2小时,时间不够药材有效成分出不来
- 别乱放调料:除了盐和姜片,切忌放花椒八角!会破坏药材药性
- 特殊人群要注意:孕妇、哺乳期、儿童喝前最好咨询医生,有些药材不适合特定体质
懒人煲汤妙招
实在没时间慢慢炖的,可以试试我的"偷懒三件套":
- 隔水炖盅:晚上放好材料,定好时间早上就能喝到新鲜热汤
- 药材分装包:把配好的药材分成小包冷冻,随取随用超方便
- 万能搭配公式:肉类+药材+蜜枣+姜片,这个组合基本不会出错
这些年坚持喝养生汤,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体变得"皮实"了,以前换季必感冒,现在一年到头很少生病,不过要提醒大家,养生汤再好也不能当药喝,真有毛病还是要看医生,这个冬天,不妨从给自己炖一碗热汤开始,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