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上火"便秘,也有人天天抱怨尿频尿急,其实咱们身体里藏着两条"排污管道"——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,这两条经络要是堵了,各种糟心事儿就来了,今天给大伙儿唠唠能同时照顾这两条经络的宝藏中药,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疏通妙招。
肠道膀胱堵车时的身体信号
早上对着镜子瞅瞅,嘴角是不是总挂着两个"八"字纹?那是大肠经堵着的信号,再看看舌头,如果舌苔又黄又厚像抹了层腻子,八成是膀胱经在闹脾气,最明显的就是早上排便像挤牙膏,晚上起夜比闹钟还准,这都是身体在拉警报。
我邻居王阿姨就是这样,明明水杯不离手,上厕所却像上刑场,后来老中医给她开了个方子,里头就有几种专门疏通这两条经络的草药,喝了半个月,现在她见人就显摆:"现在上厕所比年轻人还痛快!"
藏在田间的经络疏通高手
要说最能同时打通大肠膀胱经的,当属白茅根,这玩意儿看着像路边野草,却是历代医家眼里的"通渠圣手",春天去郊外,看见茅草丛里有白绒毛似的根须,那就是它了,新鲜的掐一段嚼着,清甜里带着点草腥气,利尿效果立竿见影。
菜市场里常见的车前草也是隐藏高手,别小看那些沾着泥的猪耳叶,煮水喝能让憋着的尿意瞬间通畅,记得要连籽一起搓碎,就像给膀胱做了个SPA,不过孕妇可得小心,这草虽好却带着滑利劲儿。
中药房常备的瞿麦是个急性子,专治那种憋得肚子疼却尿不出的急症,这棕褐色的小穗儿就像把小刷子,能把膀胱经里的浊物唰啦啦冲走,但性子太猛,中病即止千万别贪杯。
厨房里的经络保养方
说到家常调理,冬瓜瓤才是隐藏王者,下次削冬瓜别浪费中间那层绒絮,晒干了存玻璃罐里,每天抓一把泡茶,专治那种喝水都胖的水肿体质,这法子在广东凉茶铺里可是不传之秘。
玉米须也是个宝贝,不过得用带着绿皮的嫩玉米须,端午节前后正是时候,攒够一把晒干存着,每次抓两撮跟排骨炖汤,既能消暑又能防结石,特别适合爱喝啤酒吃烧烤的老爷们。
最绝的是蒲公英配薄荷,清明前后挖的鲜蒲公英,配上新摘的薄荷叶,捣碎了敷肚脐,这招对付小儿遗尿特别灵,老人家尿频也管用,不过过敏体质要慎用,可以先在手腕内侧试试。
用药如用兵的讲究
这些通经药大多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得像吃荔枝那样剥壳去性,比如车前草煮水时加两片生姜,白茅根炖肉时配几颗红枣,就像给猛药加了缓冲带,记住中病即止,见效后就要停,别把疏通变泄洪。
特殊时期更要谨慎,女性经期用这类药,剂量要减半,最好避开出血量大的那几天,孕妇更是碰都不能碰,这些活血利水的药性容易扰动胎气,就像大禹治水,疏得巧妙才能长治久安。
现在市面上把这些通经药做成各种茶饮,包装得花里胡哨,其实最有效的还是老法子:白茅根晒干了存玻璃瓶,车前草洗净晾干装布袋,平时抓一把煮水比任何饮料都解渴,毕竟咱们身体自带的排毒系统,才是最精妙的水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