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问:"手脚冰凉睡不热被窝,脸色发黄没气色,该咋办?"其实啊,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法子了——用滋阴养血的中药材泡酒,每天喝一点,既能驱寒暖身,又能补气血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几味特别适合泡酒的中药,再教你们怎么搭配着泡出一坛好酒。
为啥推荐用酒泡药材?
很多人一听说"药酒"就皱眉头,觉得是老年人的专利,其实啊,白酒有个特别厉害的本事——它能把药材里的精华成分都"揪"出来!像熟地黄、枸杞这些滋补药材,光煮水喝有效成分溶不出多少,但用酒泡上两周,连药材里深层的营养都能被酒精"拽"进酒里,而且白酒本身能活血通脉,跟滋阴药材简直是绝配,尤其适合手脚冰凉、月经不调的朋友。
5种黄金搭配方案
我走访了三位老中医,整理出这几款经典配方,保证你喝完整个人都暖暖的:
熟地+枸杞+红枣(基础版) 熟地黄是滋阴界的扛把子,专门对付口干舌燥、失眠多梦;配上枸杞明目养颜,红枣调和口味,比例很简单:熟地200g、枸杞100g、红枣30颗,5斤45度白酒泡一个月,这瓶最适合长期熬夜、皮肤干燥的人,女生喝尤其好。
黑桑葚+阿胶+黄酒(贵妇版) 阿胶块敲碎加黑桑葚,用绍兴黄酒泡三个月,这组合专治面色蜡黄、头发枯毛,但价格确实小贵,建议每周喝两次,每次一小杯,特别适合产后血虚的姐妹。
当归+龙眼肉+桂花(香甜版) 怕药味重的朋友看过来!当归补血,龙眼肉安神,再加点桂花增香,用40度米酒泡两周,喝起来甜甜的带花香,上班族压力大、月经量少的可以常备,比奶茶健康多了。
玉竹+麦冬+西洋参(清爽版) 这几个都是滋阴凉药,特别适合容易上火、熬夜长痘的人,玉竹麦冬各150克,西洋参50克,加6斤白酒,泡出来的酒清冽甘甜,夏天冰镇喝特解渴,还能改善便秘。
何首乌+黑豆+杜仲(养生版) 腰膝酸软、白发多的中年朋友必收!何首乌补肝肾,黑豆乌发,杜仲强筋骨,记得所有药材要炒熟再泡,5斤52度白酒泡两个月,这瓶全家都能喝,但高血压患者要少饮。
泡酒避坑指南
别看泡酒简单,这里面门道可多了,我见过有人用塑料桶泡药酒,结果三个月后发现桶被腐蚀了;还有人把所有药材倒进白酒就完事,结果喝出拉肚子,记住这几点保你不踩雷:
-
选酒有讲究:度数低于40度效果差,高于60度伤喉咙,最佳是45-55度纯粮酒,黄酒虽温和但更适合气血虚的人,白酒更适合体寒者。
-
玻璃罐最安全:别用金属容器,塑料桶容易被腐蚀,我家用的是10斤装的玻璃腌菜坛,便宜又放心。
-
药材要处理:像阿胶、鹿茸这些贵重药材,必须先用黄酒蒸软再切片,不然根本泡不开,普通药材也要用清水快速冲掉浮尘。
-
浸泡时间表:一般药材泡30天,坚硬的根茎类(何如首乌)要泡60天,期间每隔三天晃晃瓶子,让药材均匀释放。
-
喝法有技巧:早晚空腹喝效果最好,但肠胃差的饭后半小时喝,每天不超过50ml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!
真人实测案例
我邻居张叔以前冬天总咳喘,去年泡了黄芪+川贝+冰糖的药酒,现在他跟我说,以前爬三楼都喘,现在天天骑车送孙子上学都不带喘的,不过他偷偷加了几片鹿茸,劲太大差点流鼻血,后来被老中医骂了,所以说啊,普通人按我给的方子泡就行,别乱加料!
特别提醒
这几种情况千万捂紧酒瓶:①孕妇②哺乳期妈妈③痛风患者④肝不好的人,我朋友王哥当年不懂,脂肪肝还喝补肾酒,结果转氨酶飙升住院,现在滴酒不敢沾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泡过药酒的药材别浪费!把药材捞出来加点蜂蜜封存,平时炖汤放几颗,效果翻倍,我奶奶就这么吃了十年,现在92岁还满头黑发!
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,赶紧泡上一坛属于自己的养生酒,不会选药材的直接去药店,抓药时记得让师傅打成粗颗粒,泡酒时有效成分才能充分释放,坚持喝到冬至,你会发现往年这时候手脚冰凉的毛病竟然消失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