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"春饮花茶夏喝草,秋吃果实冬补膏",可您知道吗?老祖宗们早就深谙"应季养生"的智慧,那些在秋风里摇曳的花朵,可是中医眼里的宝贝疙瘩,今天就带您认识几朵藏在中药柜里的秋日精灵,看看它们如何帮我们调理身体。
【霜降菊:明目降火的黄金花瓣】 要说秋天最当令的药花,非菊花莫属,杭州老字号药房的老药工告诉我,每年霜降前后采摘的杭白菊最是地道,这种带着晨露清香的小花,晒干后泡水能褪去三焦之火——眼睛干涩时喝三天,看手机久也不酸胀;嘴角生疮时连喝五天,溃疡面就像被秋风吹散的薄云,更妙的是它还能解秋燥,搭配枸杞红枣煮茶,比市面上的饮料健康百倍。
【金桂蕊:专治寒胃的老灶秘方】 苏州平江路有家百年糕团店,每逢桂花开季就支起竹匾收花,老板娘说新鲜桂花拌蜂蜜封坛,冬至取出冲水喝,能暖透五脏庙,中医认为辛温的桂花能驱陈寒,尤其适合手脚冰凉的姑娘,记得要选未开全的花苞,香气足还不呛喉,要是碰上淋雨受寒,抓把干桂花煮红糖水,喝下立马浑身松快。
【雁来红:止血化瘀的野丫头】 北方田间有种不起眼的野花,老辈人叫它"老鹳草",这抹在秋风里愈发艳丽的紫红色,其实是妇科良药,村里婶子们常采来晒干捣碎,遇上崩漏或外伤出血,撒上一把就能止住,更绝的是它能通经络,用根茎熬水泡手脚,坐月子的产妇都说关节轻松不少,不过这药性烈得像东北大妞,孕妇可得绕道走。
【山茱萸:固本培元的千年果花】 豫西深山的秋日清晨,药农们踩着露水采摘的不只是果实,还有点缀其间的黄绿色小花,这看着像星星的花蕾,晒干后就是有名的"萸肉",老中医的固肾方子里总少不了它,配上山药杜仲炖汤,专治夜尿频多腰酸软,有意思的是它还能收敛虚汗,产后体虚的妈妈们用它煮粥,比钙片实在多了。
【凌霄花:疏通肝郁的紫色喇叭】 爬满江南古墙的凌霄花,可不是单纯好看,那些卷成小喇叭状的花瓣,晒干后是疏肝解郁的好手,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压力大到月经不调,抓两钱凌霄花配玫瑰花泡茶,喝段时间胸胁胀痛就好多了,不过这药有点"倔脾气",得用保温杯焖着才能泡出味道,最好再加点冰糖调和。
这些秋日里的精灵各有脾性,使用时也有讲究,比如菊花性凉,体质虚寒的要加生姜;桂花虽温,口臭上火的别贪杯,最聪明的法子是跟着节气走——白露摘菊,寒露收桂,霜降采萸,顺应天时的药效才最灵验,下次散步看见路边野花,不妨想想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,说不定随手就能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