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早晚温差大,不少人早上醒来总感觉嗓子眼堵着东西,用力咳嗽才能吐出几口黏糊糊的痰,这种情况要是不管,拖着拖着就容易发展成慢性咽炎,甚至引发肺部问题,今天咱们不聊西药,专门挖一挖老祖宗留下的化痰中药方子,都是民间用了几百年的土方法,关键还不用煎药锅!
痰多不是小事,身体在拉警报 很多人以为痰多只是"上火",其实这是身体在排毒,中医讲究"痰湿不除百病生",特别是那种黏在喉咙里咳不干净的白痰,往往是脾虚运化失常的信号,就像厨房下水道油腻多了会堵塞,人体痰湿堆积在呼吸道,细菌病毒就更容易滋生。
5种化痰中药茶,每天喝一杯轻松祛痰
-
陈皮+茯苓:经典祛湿化痰组合 菜市场买得到的陈皮(橘皮)别当垃圾扔!晒干后和药店买的茯苓片一起煮水,酸酸的带点泥土香,陈皮理气化痰,茯苓利水渗湿,特别适合爱出汗、舌苔厚腻的人,我邻居王婶坚持喝了两个月,原本整天清嗓子的习惯改掉了大半。
-
胖大海+罗汉果:教师族护嗓法宝 上课多的人最懂这种痛苦:讲到第三节课,喉咙像卡了鱼刺,这时候用胖大海配半个罗汉果,开水焖泡到温热,喝下去从喉咙凉到胃里,不过要注意,这方子偏寒性,手脚冰凉的人最好加点红枣中和。
-
桔梗+甘草:老烟民的肺部清洁工 抽烟二十年的老张去年查出肺结节,现在天天用桔梗5克、甘草3片泡茶,桔梗像扫帚一样清理肺里的痰垢,甘草润喉止咳,喝段时间会发现咳出的痰从黄绿色变回白色,说明肺部在自我修复。
-
浙贝母+雪梨:孩子咳嗽的温柔解药 小朋友感冒后总不好利索?用浙贝母磨粉拌冰糖雪梨蒸熟,比吃药片乖巧多了,记得要把梨核挖干净,蒸出的汤水给孩子当甜品吃,既能化解浓痰又不伤脾胃。
-
冬瓜子+薏苡仁:水肿型肥胖者的意外收获 有些胖子不是真的胖,是痰湿裹着脂肪,炒过的冬瓜子捣碎,配上炒薏米煮水,白天当茶饮,这个方子还能顺带解决小腿浮肿,我们办公室小刘坚持喝了三周,突然发现戒指松了两号。
喝中药茶的学问:细节决定效果
-
药材处理有门道 陈皮一定要选晾晒超过3年的,新橘子皮反而刺激肠胃,罗汉果要敲碎连壳一起泡,外壳的绒毛才是止咳的关键。
-
饮用时间有讲究 化痰茶最好在上午9-11点喝,这时候气血流注脾经,吸收效果翻倍,晚上7点后别再喝,免得夜尿频繁。
-
搭配禁忌要记牢 喝陈皮茯苓茶期间少吃海鲜,否则痰湿更重,胖大海罗汉果茶别空腹喝,胃寒的人可以加两片生姜。
老中医的私房建议 痰多的人要少吃两样东西:一是牛奶,二是香蕉,这两种看似温和的食物最容易生痰,可以多吃点山药粥、萝卜炖排骨,既能补脾又能化痰,还有个简单动作:每天早晚用手掌从胸口往小腹推100下,帮助痰液排出。
上个月我跟着中医院退休的刘大夫学了个小窍门:痰卡在喉咙时,含一片咸金桔能快速化解,不过这可是应急办法,要想断根还得靠内调,大家如果试了这些方子有效,记得回来报个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