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咳嗽咳痰的人越来越多,很多人一有痰就想着吃抗生素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不少化痰止咳的宝贝,今天我就给大家盘点十种化痰"高手",都是中药房常见的药材,关键还没什么副作用!
要说化痰界的明星选手,川贝母绝对排得上号,这种生长在高原雪山的贝壳状药材,性凉味甘苦,特别适合那种黄稠粘痰咳不出来的情况,记得去年我感冒后喉咙里像糊了层胶水,老妈给我炖了川贝雪梨汤,把川贝碾成粉和梨肉一起蒸,连喝三天痰就清透了,不过要提醒各位,川贝价格小贵,假货也多,买的时候一定要选正规药店。
说到家常化痰药材,陈皮简直是国民级存在,广东人煲汤必放的橘子皮,放得越久药效越好,前几天邻居张阿姨咳嗽,我送了她些八年的老陈皮,她每天撕两片泡水喝,说喉咙清爽很多,新鲜橘皮可不行哦,那叫青皮,药效完全不一样,陈皮最妙的是能和各种食材搭配,煮粥炖肉都能放,还能中和药材的苦味。
嗓子不舒服的朋友肯定知道胖大海,这颗棕色的小种子泡水后会变成毛绒绒的胖球,专治咽喉肿痛引发的痰多,我同事经常上台演讲,含几颗胖大海慢慢嚼,既润喉又化痰,不过这东西性子寒凉,脾胃虚寒的朋友别长期喝,不然肚子受不住。
桔梗的名字特别有意思,读快了就像"吉更",它可是中医眼里的"舟楫之药",能把肺部的痰浊像小船运货一样载出去,我记得小时候咳嗽,奶奶总用桔梗配甘草煮水,淡淡的甜味小孩也能接受,现在才知道,桔梗不仅能化痰,还能治声音嘶哑,教师、主播们不妨备点。
罗汉果长得像迷你冬瓜,却是润肺化痰的高手,广西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上火咳嗽就掰碎半个罗汉果煮水,喝完喉咙立马舒服,不过罗汉果糖分高,糖尿病患者要慎用,我试过用罗汉果芯泡茶,效果不打折扣,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糖分。
茯苓这玩意儿看着像山药,其实是松树根附近的菌块,它化痰的本事在于利水渗湿,特别适合痰湿体质的人,我有个朋友整天觉得身体沉重、痰多困倦,中医让他用茯苓打粉冲水喝,半个月就有改善,茯苓药性平和,可以长期当保健品吃,煮粥时放一勺特别合适。
鱼腥草在南方是道野菜,却是天然的抗菌消炎化痰药,特别是那种黄绿相间的痰,煮点鱼腥草水喝最管用,记得要选新鲜的,干品效果差远了,第一次喝可能会被腥到,加些冰糖调味就好,不过孕妇千万别碰,这草药名字可不是白叫的。
浙贝母和川贝母好比中药里的双胞胎,但性格大不同,浙贝母更擅长清热散结,对付那种咳痰带血丝、胸口疼的情况,我爷爷以前肺结核康复期,医生就开过浙贝母,说是能帮助清除肺部残余病灶,不过这药味道极苦,得忍着点。
杏仁分甜苦两种,苦杏仁才是化痰止咳的正主,中药铺里卖的都是苦杏仁,有微毒不能多吃,但少量用确实能宣肺平喘,我老家有个土方子,把杏仁捣碎加蜂蜜腌一周,每天含两粒,对抽烟引起的痰多特别有效,不过现在好像不让随便卖生杏仁了,得去正规药店买炮制过的。
最后说个应景的,枇杷叶浑身是宝,春天摘的嫩叶背面绒毛能刺激咳嗽,但经过蜜炙处理后就变成润肺化痰的良药,我咳嗽时喜欢摘几片叶子刷干净,和冰糖熬膏,放冰箱里随时挖一勺,不过城市里不好找新鲜枇杷叶,买中成药枇杷膏也是同样的原理。
这些化痰中药各有所长,但要记住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,痰多咳嗽超过两周不好转,或者痰里带血、体重下降,可得赶紧去医院,平时保养的话,这些药材随便挑两三样搭配着喝,比天天吃消炎药强多了,最好找个靠谱的中医辨证后再用,毕竟每个人体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