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换季降温,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鼻子堵得睡不着""脑袋昏沉沉像灌铅",其实老祖宗早就给咱们备好了通窍法宝,今天就聊聊那些能让七窍通畅的中药材,不过先说好,文末有惊喜配方,看完再决定要不要收藏!
【通鼻小能手——辛夷】 要说通鼻窍的头号选手,必须提名辛夷花,这朵长得像毛笔头的紫玉兰,专治各种鼻塞不通气,记得邻居王阿姨每到春天就捧着个布包闻啊闻,后来才知道里面装的是晒干的辛夷花蕾,她说鼻塞时凑近深吸两口,那股辛辣味直冲天灵盖,瞬间就能多喘几口气。
现在药店里的辛夷多是未开放的花蕾,表面带着细密绒毛,要发挥它最大功效,得用纱布包着煎煮,不然绒毛沾在药汤里喝着扎嗓子,有个懒人用法:把辛夷碎末装进口罩夹层,呼吸间淡淡的香气能缓解不少鼻塞。
【厨房里的通窍剂——白芷】 千万别小看炖肉时放的白芷片,这白白的根茎可是治疗头痛鼻渊的高手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同事小陈整天抱着热水杯冲白芷甘草茶,他说刚喝两天,那种额头胀疼的感觉就减轻了,特别是早上起床时鼻腔不再像被水泥糊住。
新鲜白芷切片泡水效果最好,但干货保存更方便,需要注意的是,阴虚血热的朋友要慎用,这东西性温,补过头容易上火,倒是做卤味时加两片,既能去腥还能顺便调理身体,一举两得。
【山野馈赠的苍耳子】 小时候在乡下常摘的这种带刺小果子,居然是中医眼里的通窍妙药,老中医说苍耳子就像微型吸尘器,能把鼻腔深处的风寒湿邪"吸"出来,不过可别直接塞鼻孔,得用麻油泡透再滴,否则刺激得眼泪直流。
现在药店买的都是炒制过的苍耳子,毒性降低了但药效还在,有次看见楼下早餐店老板用它煮鸡蛋,据说每天吃个能预防老慢支,虽然没验证过,但这股草药香确实让人精神一振。
【随身必备的薄荷】 说到通窍怎能少了薄荷?这绿油油的小叶子堪称随身空气净化器,上次感冒鼻塞,含了片薄荷糖立马感觉喉咙开了条缝,其实新鲜的薄荷叶揉碎了敷迎香穴(鼻翼两侧),那股清凉劲儿比风油精还提神。
不过要提醒各位,薄荷虽好别贪杯,体虚的人喝多了薄荷茶反而耗气,改成泡脚最合适,睡前抓把干薄荷煮水兑温水,泡到脚底发凉,第二天起来鼻腔通畅得像换了个新鼻子。
【藏在山里的细辛】 这名字听着就很形象,细长的根须像丝丝入扣的针灸,老中医开方时常加点细辛,说是能带着药力直达头顶,但千万记住,这玩意儿有毒!必须严格遵医嘱,而且不能连续用超过三天。
倒是见过个偏方挺有意思:细辛3克配生姜7片,开水冲泡后熏蒸,找个大毛巾罩着头,热气腾腾地熏十分钟,整个鼻腔就像做了次深度清洁,不过敏感肌要谨慎,有人熏完皮肤会泛红。
【活血通窍的川芎】 最后压轴的是川芎,这皱巴巴的根茎可是"血中之气药",常年坐办公室的表姐总说头晕犯困,自从每天用川芎粉冲水喝,整个人精神多了,她说以前总感觉脑袋裹着层保鲜膜,现在终于能痛快呼吸了。
不过川芎味道苦涩,建议搭配当归、白芍做成药膳,上周试了川芎鲫鱼汤,鱼汤的鲜甜正好中和药味,喝完整个人暖洋洋的,特别适合手脚冰凉还鼻塞的人群。
说个真事,隔壁陈叔二十年的老鼻炎,去年开始用辛夷+白芷+苍耳子三味药熬膏方,现在终于能痛快吃火锅了,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这些药材怎么搭配、用量多少,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把关,毕竟咱们追求的是通畅呼吸,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对吧?
对了,最近发现个宝藏用法:把通窍药材装进棉布袋做成香囊,随身戴着时不时闻一闻,特别是苍耳子+薄荷的组合,坐车防晕车特别管用,这个季节正是养护鼻窍的时候,与其天天喷西药,不如试试这些天然通鼻法,说不定能有意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