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黄疸20值中药配方大公开!新手爸妈必存的退黄妙方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11 0
A⁺AA⁻

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深知新生儿黄疸带来的焦虑,大宝当年因为黄疸值飙升住院照蓝光,小宝却用中医调理轻松过关,今天把压箱底的【去黄疸20味中药配方】分享给大家,手把手教你怎么用!

黄疸不是小事,但这些信号别慌

很多新手爸妈看见宝宝皮肤黄就吓懵了,其实生理性黄疸很常见,我家小宝出生第三天开始发黄,但吃奶正常、精神头足,老中医说这是"胎黄",用对方法很快就能退,最该警惕的是这几种情况:

  • 黄疸蔓延到手脚心
  • 宝宝嗜睡不吃奶
  • 出生一周后越来越黄 遇到这些情况千万别自己扛,赶紧去医院!

祖传退黄方大揭秘(附详细配比)

这个方子是老家三甲医院中医科流传的,20味药各司其职:

  1. 茵陈15g(退黄主力军,号称"黄疸克星")
  2. 栀子10g(清热泻火,让便便带黄排毒)
  3. 金银花8g(消炎抗感染,预防并发症)
  4. 茯苓12g(利水渗湿,对付水肿型黄疸)
  5. 白术9g(健脾益气,帮助吸收药效)
  6. 甘草6g(调和诸药,保护肠胃)
  7. 柴胡5g(疏肝解郁,缓解宝宝哭闹)
  8. 黄芩8g(清热解毒,针对急性期)
  9. 枳壳6g(行气消胀,防止吐奶)
  10. 山楂10g(开胃消食,保证营养摄入)
  11. 麦芽15g(助消化,防积食加重黄疸)
  12. 金钱草12g(利尿通淋,加速胆红素排出)
  13. 泽泻9g(泄热利水,专攻小便发黄)
  14. 车前草8g(天然利尿剂,不伤宝宝体质)
  15. 薏苡仁15g(祛湿排毒,改善皮肤发黄)
  16. 丹参6g(活血化淤,预防胆汁淤积)
  17. 茜草5g(凉血止血,应对眼白发黄)
  18. 蒲公英10g(消肿散结,消除肝脏负担)
  19. 红枣3颗(补气养血,缓和药性)
  20. 灯心草2g(清心降火,安抚夜啼)

熬药喝药的正确姿势

很多宝妈吐槽中药难喂,其实用错方法了!我们这样做:

  1. 煎药技巧:砂锅加水没过药材2cm,大火煮开转小火炖20分钟,倒出药汁再添水煎第二次,混合两次药液约300ml。
  2. 服用方法:用婴儿喂药器每次喂1-2ml,一天分6次喝完,药温控制在37度左右,加少量母乳调味。
  3. 辅助疗法
  • 早晚逆时针轻揉宝宝肚子(促进排便)
  • 上午十点晒脚心15分钟(注意遮眼睛)
  • 喂奶后竖抱拍嗝(防止吐奶影响药效)

真实案例对比:中西医各有优劣

大宝当年在医院照蓝光3天,黄疸值从18降到12,但宝宝哭得撕心裂肺,奶量锐减,小宝用中药调理:

  • 第1天:拉了5次墨绿色便便,皮肤黄里透红
  • 第3天:眼白开始变白,吃奶恢复往常
  • 第5天:黄疸值从16直降5,停药观察 关键省了住院费,宝宝少受罪,就是熬药费妈!

注意事项划重点!

  1. 禁忌人群:早产儿、蚕豆病宝宝禁用,过敏体质需减量
  2. 见效时间:生理性黄疸一般5-7天见效,病理性需配合西医
  3. 饮食搭配:哺乳期妈妈忌吃黄色食物(南瓜、胡萝卜),多吃莲子银耳羹
  4. 辨别窍门:阳黄(鲜橘色)适合此方,阴黄(暗灰色)需另调药方

现在每次小区遛娃,都有邻居追着问方子,建议大家先找中医辨证,我家小宝属于湿热型黄疸,如果是寒湿型就要调整药方,收藏这份攻略,关键时刻不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