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5个降血脂中药偏方,坚持喝一个月效果看得见!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隔壁王大爷念叨"三高缠身",一问才知道他体检查出血脂超标两倍多,其实像王大爷这种情况现在挺普遍,大鱼大肉吃多了,运动又跟不上,血液里全是"油花花",今天给大家整理几个老中医常用的调脂方子,都是几块钱就能配齐的草药,关键得坚持喝!

【血脂高的征兆你中了几个?】 很多中年人跟王大爷似的,平时没症状,体检吓一跳,其实身体早就给你发信号了:①早上起床头晕乎乎的②眼皮上长黄色瘤③指甲月牙处发青④走路稍微多点就喘⑤肚子比四肢胖得多,这些都是血液黏稠、脂代谢异常的表现,千万别学年轻人硬扛。

【中医眼里的高血脂咋来的?】 老中医摸脉看舌苔后常说:"你这肝肾不足,痰湿淤堵",说白了就是:熬夜伤肝导致脂肪代谢慢,久坐伤肾造成水液排泄差,加上管不住嘴天天重油重盐,血管里就成了"粥糊糊",这时候光吃西药降指标不行,得给身体来次"大扫除"。

【5个民间验方亲测有效】

  1. 山楂荷叶消脂茶 材料:干山楂20克+鲜荷叶半张(晒干的也行) 做法:开水冲泡当茶饮,每天续水喝到无味 原理:山楂专克油腻肉积,荷叶升清降浊,两者搭配就像给肠道装了个"吸尘器",我邻居用这方子喝了三周,原本6.8的甘油三酯降到4.2。

  2. 绞股蓝丹参饮 配比:绞股蓝15克+丹参10克+绿茶3克 煮法:砂锅小火煮15分钟,代茶饮 特别适合:舌质紫暗、动不动就心慌的人 注意:孕妇忌服,血压低的减量

  3. 茯苓薏米粥 食材:炒白茯苓20克+赤小豆50克+粳米100克 做法:所有材料加水煮成稠粥,早晚各一碗 功效:健脾祛湿,适合大便粘马桶、舌苔厚腻的痰湿体质,张大夫说他爸坚持喝三个月,脂肪肝从重度转轻度。

  4. 决明子菊花茶 配方:炒决明子15克+杭白菊5朵+枸杞10粒 冲泡:沸水闷泡20分钟,可反复加水 作用:清肝明目,对长期熬夜导致的血脂升高特别管用,记得决明子要炒过,不然拉肚子

  5. 陈皮普洱茶 比例:五年以上陈皮3克+熟普洱5克 焖泡:保温杯焖泡2小时以上 适用:应酬多、爱吃肥肉的人群,陈皮理气化痰,普洱刮油降浊,饭后来一杯特别解腻

【喝偏方的三大讲究】 ①药材要选道地的:山楂选山东的,荷叶要江苏的,淘宝上十几块一大包的那种慎买 ②煎煮别用铁锅:最好用砂锅或不锈钢锅,搪瓷锅也行 ③见效时间:一般连续喝1个月会感觉头昏减轻,3个月左右指标才有明显变化

【血泪教训要注意】

  1. 别盲目加大剂量:有人听说山楂好,一顿喝两大壶结果胃酸过多
  2. 药材质量很重要:发霉变质的不如不喝,去正规药店买
  3. 严重患者要吃药:甘油三酯超过5.6的,必须配合西医降脂药
  4. 饮食控制是关键:喝着偏方照样顿顿红烧肉,神仙方子也救不了

【日常护血管小窍门】 饭后半小时揉腹:顺时针画圈按摩,促进消化吸收 每天快走5000步:不用跑步,快步走就行 睡前泡脚加艾叶:水温40度左右,泡到额头微微出汗

最后提醒大家,这些偏方适合轻中度血脂异常人群,如果是家族遗传型高血脂,或者已经出现心脑血管症状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系统治疗,养生是个细水长流的事,指望喝两天茶就把几十年攒下的病治好,那是不可能的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