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闺蜜小敏总说浑身没劲儿,上楼都喘粗气,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是缺铁性贫血,医生给开了补铁药,可她回家又听长辈说"是药三分毒",非要试试中药调理,这让我想起邻居王阿姨天天捧着红枣枸杞茶当白开水喝,结果复查血红蛋白还是上不去,看来这事儿真得掰扯明白——补铁药和中药到底能不能搭伙干活?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关乎千万女性健康的话题。
先说说西医开的补铁药,最常见的就是琥珀酸亚铁这种口服液,蓝瓶包装看着挺安心,我表姐怀孕时医生就开这个,她说刚开始喝确实管用,但肠胃特别受罪,有次忘吃早饭直接喝,结果恶心得差点把胆汁吐出来,后来学聪明了,改成饭后半小时服用,搭配维C片促进吸收,这才勉强能坚持下来,不过确实有人喝完会便秘,像吃了干燥剂似的,三天都不见动静。
再说说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,前阵子陪老妈抓中药,老中医对着脉象摇头晃脑:"气血两亏啊",唰唰写下当归、黄芪、党参这些熟悉的名字,回来炖汤倒是香,可连喝两个月再去复查,指标根本没咋动,后来才明白,中药讲究慢调,像小火煨汤似的,急不得,那些脸色苍白就猛灌四物汤的姐妹,可能反而耽误事。
其实现在聪明人都玩混搭,我同事小林就是典型例子,医院开的补铁剂照常吃,每天再加两勺黑芝麻丸当零食,周末煲汤必放红枣枸杞,但绝不放太多免得上火,三个月下来,化验单终于不再是"贫血户",关键是要学会错峰操作——补铁药空腹吸收好,中药滋补品饭后温服,两者相隔两小时以上最保险。
这里得敲黑板提醒几句:别以为喝红糖水就能补铁,一百克才含2毫克铁,还不如吃口红肉实在,阿胶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,我表妹吃完就冒痘,更重要的是,不管是中药还是补铁药,都得给身体留缓冲期,就像手机充电不能一直插着电源,每周停个两三天,让肠胃歇口气,吸收效率反而更高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现在年轻人熬夜成瘾,靠奶茶续命,月经量多还不当回事,这才是贫血的根源,补铁药和中药都是补救措施,想要真正气血充足,还得从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下手,与其纠结该吃药还是喝中药,不如先把手里的冰美式换成热姜茶,这才是最便宜的养生偏方,毕竟再好的补品,也经不住天天"抽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