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在短视频平台刷到"祖传秘方钓鱼"的噱头,什么阿魏配蚯蚓、丁香油拌麦粒,看得人眼花缭乱,前几天隔壁村王老头神秘兮兮塞给我个小玻璃瓶,说是他家传的"僵蚕药酒秘方",非要拉我去水库试效果。
这僵蚕可不是普通蚕宝宝,老辈人说这是家蚕感染白僵菌后形成的"活体中药",通体灰白带金斑,摸起来硬邦邦像小木棍,在中药店的抽屉里,它和全蝎、蜈蚣锁在玻璃柜里,专治小孩夜啼惊风,不过咱们钓鱼人可不管治病,就盯着它那股特殊的腥香气息。
要说这玩意儿当鱼饵确实有两把刷子,上周跟老张头去沙河钓鲫鱼,他特意换上5米4的长竿,用红酒泡的僵蚕挂钩,只见他轻轻抛竿入水,不到半小时就陆续上鱼,抄上来的板鲫还挂着半截发白的虫躯。"这虫子自带微量麻醉成分",老张头边摘钩边嘀咕,"大鱼咬着发懵,小鱼啃不动壳"。
想玩转僵蚕饵可不止泡酒这么简单,我请教过县里开渔具店的老赵,他掏出个土黄色调料罐,里面装着秘制配方:炒熟的小麦胚芽打底,掺两成虾肉酱,最后撒碾碎的僵蚕干。"关键要现碾现用",他竖起三根手指,"超过两小时香气就跑了,夏天更得放冰箱"。
不过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教程忽悠了,去年我表弟信了某网红的"僵蚕神窝料",把整包中药倒进钓点,结果招来满窝麦穗鱼,正经目标鱼全被闹窝的小杂鱼吓跑,后来还是村里陈二叔支招,用纱布包着僵蚕粉混泥土打窝,既留得住味道又不至于炸窝。
要说最绝的还得数夜钓体验,上个月陪客户去青石潭守鲤鱼,特意带了冷藏的鲜活僵蚕,夜里十点多突然起风,浮漂猛地一沉,提竿瞬间能感受到鱼线传来的剧烈挣扎,手电筒照过去,只见一条斤多重的鲤鱼嘴角挂着半条扭动的僵蚕,鳞片在月光下泛着青光。
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,上次在肥水塘用发酵僵蚕,估计是泡过头了,引来一群黑鱼崽子疯狂抢食,正暗自得意呢,突然发现主线磨损严重——这帮小家伙牙齿虽小,架不住数量多啊!后来才晓得,这种酸性水体最好搭配动物血制品使用。
现在市面上出现不少"科技与狠活"的僵蚕饵,有些不良商家往里面掺滑石粉增重,或者喷化学香精掩盖变质气味,建议大家买那种带中药味的淡黄色僵蚕,指甲掐着有弹性,断面能看到细密气孔的才是好货。
最近试着把僵蚕和商品饵混合使用,效果出乎意料的好,比如在腥味螺鲤里掺20%的僵蚕浆,既能增强穿透力又不招小鱼,不过要注意比例,加多了容易返苦味,特别是钓草鱼时千万别过量。
说到底,这僵蚕钓鱼就像祖辈传下的武功秘籍,有人练成绝世高手,有人练出四不像,关键还在于实战积累,摸清自家常去水域的鱼情,下次要是遇见卖弄所谓"古法秘方"的,不妨问问他知不知道僵蚕见光易褪色,活虫运输要铺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