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像生锈的机器,明明没干啥重活却浑身乏力,脸色蜡黄连口红都救不了,邻居王阿姨看我蔫头耷脑的样子,从柜子里翻出个泛黄的笔记本:"闺女,这是我爷爷当年手抄的调理方子,当年我更年期全靠它调过来。"
翻开这本带着中药味的"祖传秘籍",发现里面全是实打实的干货,这些年我也陆陆续续收集了不少调理方子,今天就把压箱底的宝贝掏出来,都是经过几代人验证的老方子,不过咱先说好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方子顶多算"养生指南",真要调理还得找靠谱大夫。
【气血双补篇】 现在十个人里有八个喊累,熬夜党、外卖族哪个不是气血亏空?我同事小美以前靠咖啡续命,后来喝了三个月八珍汤,现在素颜都能掐出水来,这方子就八味药: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听着普通但都是补血活血的经典搭配。
做法特别简单:药材各10克(甘草5克)砂锅加水没过药材,大火煮开转小火炖半小时,要是懒得煎药,直接拿养生壶煮也行,建议每周喝三次,最好在早饭前空腹喝,不过要注意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,月经期量太大的姐妹也要避开。
【脾胃调理篇】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,吃碗米饭都要消化半天?老中医说这是脾胃虚弱,我试过最管用的要数四君子汤升级版——把人参换成党参,配上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,这四个搭档能把你的脾胃宠上天。
去年我爸胃疼得整宿睡不着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几位,现在我们自己改良了做法:党参20克、白术15克、茯苓15克、甘草5克,加两碗水煎成一碗,早晚饭后温服,怕苦的可以加块红糖,但别放牛奶,会影响药效,连喝两周,你会发现吃饭香了,上厕所也规律了。
【肝肾养护篇】 现在年轻人头发一把把掉,眼睛干涩,多半跟肝肾有关,我偷偷试过奶奶的秘方:女贞子20克、墨旱莲15克、枸杞10克,这三味煮水当茶喝,刚开始觉得苦,喝惯了居然尝出甜味,关键是原本稀疏的鬓角开始冒小绒毛。
有个IT小哥脱发严重,坚持喝了三个月,头顶居然有了"小黑森林",不过这方子偏寒性,手脚冰凉的姐妹要慎用,建议搭配吃点红枣桂圆,中和下寒性。
【失眠救星篇】 压力大导致的失眠最折磨人,我试过无数方法,最有效的还是酸枣仁汤,炒酸枣仁30克捣碎,茯苓、知母各15克,川芎5克,这个配方专治躺下半小时还清醒得很的毛病。
做法有点讲究:酸枣仁要先下锅煮20分钟,再下其他药材,睡前两小时喝效果最佳,喝完手机扔远点,不然这觉可能睡到第二天下午,不过孕妇和低血压的人要绕道走,里面的川芎可是活血高手。
【疲劳恢复篇】 健身达人小林总说"累得爬不起来",我给他推荐了黄芪枸杞鸡汤,土鸡半只+黄芪20克+枸杞15克+红枣6颗,慢炖两小时,汤喝光肉吃掉,这方子特别适合运动后肌肉酸痛,或者长期加班的"社畜"。
有次拍完毕业照累成狗,我妈给我炖了这个汤,喝完当天就感觉充电满格,第二天还能精神抖擞去答辩,不过高血压患者要少喝,黄芪虽好但过量容易上火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中医调理就像给身体做保养,我表姐之前乱喝网上的减肥中药,结果喝出月经不调,所以千万记住:这些方子适合日常保健,真有毛病还是得找白大褂,另外抓药要去正规药店,别在旅游区买所谓的"祖传秘方"。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,很多00后开始保温杯泡枸杞,其实老祖宗的东西真没过时,关键要会用,就像我闺蜜把四物汤改成红糖姜茶,姨妈期喝得不亦乐乎,不过再好的方子也得坚持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。
最后唠叨一句:调理期间少吃生冷辛辣,晚上别超过11点睡,毕竟吃药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睡补,大家如果试了哪个方子有效,记得回来留言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