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药食同源"却不知道具体该吃什么,翻遍古籍发现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划好了重点——《神农本草经》里明确把人参、灵芝这类补益药材列为"上品",它们既是食物也是药物,每天吃都不用担心伤身体,今天我就把厨房里常见的10种上品中药整理成干货清单,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怎么吃出健康了。
枸杞子——明目抗疲劳的"红宝石" 这小红果子可是办公室人群的救命仙丹,我坚持喝了两个月枸杞菊花茶,每天盯电脑十小时的眼睛终于不再酸胀,它最厉害的是含玉米黄质和β-胡萝卜素,护眼效果比蓝莓还实在,泡水记得撕碎才出味,炖汤时扔一把能让鸡汤鲜甜加倍,不过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,不然容易上火。
山药——脾胃虚弱者的"白色人参" 小时候总觉得清炒山药片寡淡无味,现在才明白它的黏液质才是宝,熬粥时加两段淮山,胃痛发作的频率明显降低,特别推荐给经常拉肚子的朋友,每周吃三次蒸山药当主食,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厕所跑少了,但要注意新鲜山药皮会让手发痒,戴手套削皮更聪明。
百合——安神助眠的"液态黄金" 失眠人士的床头必备不是褪黑素,应该是兰州百合,把干百合泡发后煮糖水,睡前喝半碗,那种从喉咙润到脚底的感觉,比数羊管用多了,它能清心火又不寒凉,特别适合熬夜后眼睛通红、嘴角起泡时吃,搭配银耳莲子更是经典组合。
茯苓——祛湿消肿的"地下雪糕" 广东朋友应该很熟悉这种像白薯块的东西,其实它是松树根下的真菌块,水肿体质的人煮粥放点茯苓粉,第二天手指肚的凹陷恢复得特别快,最妙的是用它代替面粉做糕点,除湿还不长胖,但口干舌燥的阴虚体质要少吃,不然嘴唇会更干。
红枣——补血养颜的"天然维生素丸" 别只会用红枣泡水,真正会吃的人都拿它炖汤,新疆灰枣煮鸡蛋是经期救星,山西滩枣烤着吃能快速暖胃,每天吃三五颗刚好,但糖尿病人要小心,红枣升糖指数比米饭还高,记住一定要去核,不然容易上火长痘。
龙眼肉——心慌失眠的"能量炸弹" 剥开壳就看到晶莹剔透的果肉,这可是岭南地区的"桂圆"宝贝,用它煮米酒蛋羹,冬天手脚冰凉的情况改善超明显,但一次别吃多,20颗左右的量就够,吃多了反而会喉咙痛,产后体虚的妈妈最适合,配合红糖水效果翻倍。
薏苡仁——关节肿痛的"液体绷带" 别被它的寒性吓到,炒黄后就变得温和起来,我奶奶的类风湿偏方就是薏米+冬瓜炖汤,确实能缓解膝盖肿胀,祛痘人士可以用它煮水当日常饮水,但孕妇千万远离,它会引起子宫收缩。
莲子——心烦遗精的"水中灵芝" 湖区长大的孩子都知道,新鲜莲蓬剥出的嫩莲子脆生生的特别甜,但真正药用的是晒干的磨皮莲子,它含有莲子碱,对付心悸失眠有奇效,男性朋友如果半夜频繁起夜,每天嚼10颗生莲子,坚持两周就有改善,不过便秘的人要少吃,收敛作用太强。
黑芝麻——补肝肾的"黑宝石" 小时候觉得芝麻糊只是零食,现在才知道它才是真正的补钙高手,炒熟研磨后的香气能唤醒整个厨房,每天一勺拌酸奶,三个月后头发真的少油了,但一定要现磨现吃,超市买的粉末可能掺了添加剂。
桑椹——润肠通便的"紫色血液" 每年四月我都要去果园摘桑葚,直接冻在冰箱里慢慢吃,它富含花青素和膳食纤维,便秘时候抓一把嚼着吃,比香蕉管用多了,但腹泻的人要忌口,而且吃完别立刻喝茶,会影响铁吸收。
这些药食同源的宝贝就在我们身边,菜市场转一圈就能凑齐,不过要记住三点:体质偏颇时要对症吃,发霉变质的千万别碰,长期服用最好咨询中医师,下次逛超市看到这些食材,可别再当普通食物了,它们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养生密码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