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肚子胀气、反酸烧心?吃多了生冷食物就拉肚子?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调理肠胃的法宝——中药,今天给大家整理5种对肠胃特别友好的中药材,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,关键还不会伤身体!
茯苓:脾虚水肿的"除湿高手" 说起调理脾胃,茯苓绝对是顶流选手,它就像个勤劳的小管家,能把体内多余的水湿利出去。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茯苓能"补五脏,通血脉",特别适合那些吃得少还腹胀、早上起来脸肿、小便不利的朋友。
我同事王姐就是典型例子,每天下午小腿肿得像馒头,喝了两周茯苓山药粥,现在裤子都松了一圈,做法超简单:茯苓粉20克+鲜山药100克切块,煮成稠粥当早餐,健脾效果翻倍,不过要注意,阴虚口干的人少吃,不然容易上火。
陈皮:口臭打嗝的"救星" 千万别把陈皮当成过期橘子皮!正宗的新会陈皮放三年以上,挥发油更醇厚,对消化不良特别管用,记得上个月聚餐吃撑了,我泡了杯陈皮山楂茶,那叫一个舒坦——焦香的陈皮配上酸甜的山楂,喝下去没多久就开始排气,肚子立马松快了。
平时做菜也可以放两片陈皮,特别是炖肉时加进去,不仅能去腥解腻,还能帮助肉类消化,但新鲜橘子皮千万别直接泡水,刺激性太大,晒干的陈皮才温和有效。
白术:腹泻人士的"隐形护卫" 这个长得像生姜的药材,简直是慢性肠炎患者的福音,它能增强肠道抵抗力,改善因为脾虚导致的长期便溏,我朋友小林以前每天早上必拉稀,坚持用白术10克煮水喝,配合小米粥调养,现在终于能安心吃火锅了。
不过白术味道偏苦,建议搭配枸杞、红枣一起煮水,或者直接买中成药参苓白术散,超市药店都有卖,调理脾胃虚弱特别合适。
砂仁:胀气胸闷的"急救包" 每次吃撑了感觉胸口堵得慌?砂仁就是你的救兵!这味药最擅长行气消胀,特别是过节吃多了油腻食物,嚼几颗砂仁立刻感觉气往下走,记得去年春节我贪嘴吃多了年糕,赶紧含了两颗砂仁,没过多久就打了几个响嗝,整个人都轻松了。
平时炖汤时放3-5颗砂仁,既能去腥增香,又能预防腹胀,但注意砂仁含有挥发油,千万不能久煮,汤快好前5分钟放进去就行。
鸡内金:积食不化的"清道夫" 别小看这个鸡胗里的黄金内膜,消食化积的能力简直开挂!家里娃积食发烧,老人消化不良,都可以用它来救急,我表姐家孩子不爱吃饭,她就把鸡内金磨成粉,每天给孩子冲半勺,连着喝三天,胃口明显变好了。
不过鸡内金有点腥味,建议炒熟后碾碎装胶囊,或者拌在肉馅里做成丸子,小孩老人都容易接受,但孕妇和结石患者要慎用哦。
最后说个实用的小配方:取茯苓10克、陈皮5克、砂仁3颗,煮水代茶饮,这个组合既能祛湿健脾,又能行气消胀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、饮食不规律的上班族,不过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如果长期肠胃不适,还是要找中医师把脉开方更稳妥。
记住这些药食同源的好物,下次肠胃闹脾气时就知道怎么办了,调理脾胃是个慢功夫,关键是要养成细嚼慢咽、定时定量的好习惯,再配合这些温和的中药,你的肠胃一定会越来越强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