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萸肉真能治溃疡?中医老方子有话说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聊起"老胃病"的事儿,说是有个叫山萸肉的中药特别管用,作为一个在中药房泡了十几年的老伙计,今儿就跟大伙儿唠唠这味药的来龙去脉。

要说山萸肉啊,可是个有年头的"老网红",它其实是山茱萸的果肉,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把它列为中品药材,这红褐色的小果子晒干后像玛瑙似的,闻着带点酸涩味儿,懂行的都知道它是补肝肾的高手,不过今天咱们重点说说它对付溃疡的本事。

先得搞清楚为啥会得溃疡,拿最常见的胃溃疡来说,现代人工作压力大,饮食没规律,胃酸就像硫酸似的天天腐蚀胃壁,时间一长,胃黏膜就像破了洞的雨衣,漏得到处都是,这时候西医开点抑酸剂、胃黏膜保护剂,确实能止疼,但总有人反复发作。

山萸肉的妙处就在它能给胃黏膜"打补丁",这味药含有大量鞣质,遇到胃酸就会变成层保护膜,好比往破墙上刷防水涂料,把溃烂面和胃酸隔开来,更厉害的是它还能促进胃黏膜细胞再生,就像给受损墙面补水泥,慢慢把窟窿填上。

去年隔壁王师傅就是例子,二十年的老胃病,吃饱了胀疼,饿久了烧心,胃镜报告显示胃窦部溃疡,后来每天用山萸肉15克煮水,当茶喝,刚开始觉得酸涩,喝到半个月就说反酸少了,连着喝了三个月,再去做胃镜,医生说溃疡面愈合得七七八八。

不过可别以为光靠这味药就能包治百病,中医讲究配伍,就像炒菜得放对调料,脾胃虚寒的人,配上党参、白术;肝气犯胃的,加点柴胡、香附;要是胃酸过多,再加点瓦楞子、海螵蛸,这些搭配就像组队打游戏,各显神通才能通关。

说到用法,最实在的就是煮水代茶饮,抓一把山萸肉(大概10-15克),冷水下锅煮开后转小火焖10分钟,嫌酸的可以加块冰糖,但糖尿病人要注意,要是嫌麻烦,药店也有超微粉碎的山萸肉粉,早晚用温水冲服就行。

这里得多句嘴,山萸肉虽好但不是仙丹,像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这种急症,必须赶紧去医院,还有长期吃抗凝药的朋友要慎用,毕竟它会影响凝血功能,孕妇和小孩也得问过大夫再决定。

除了胃溃疡,这宝贝对口腔溃疡也有一手,记得有次上火嘴角起泡,含了两片山萸肉,那收敛作用把溃疡处的渗出液吸得干干净净,第二天就不疼了,当然这是应急办法,要想根治还得调理心火旺的问题。

现在市面上山萸肉质量参差不齐,教大家个鉴别窍门:好的山萸肉应该是酒红色的,捏起来有点粘手,因为含有没被破坏的天然果胶,要是颜色发黑或者干巴巴的,多半是陈年旧货,买的时候记得尝一小口,正宗的应该有微微的酸涩带甜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,再好的单方也不如养成好习惯,定时吃饭、细嚼慢咽、少熬夜,这才是护胃的根本,山萸肉就像个贴心小管家,能帮咱们修补漏洞,但要是天天暴饮暴食,它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