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喘不上气的时候,感觉喉咙里像卡着团棉花,胸口压着块石头......"这是很多哮喘患者的真实写照,这些年总有人打听中药能不能治哮喘,作为跟着爷爷学中医三十年的"药罐子"后代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中医是怎么对付这个"老顽固"的。
为啥哮喘这么难缠? 西医说哮喘是呼吸道"发脾气",中医看来就是体内藏着三把火:肺里有宿痰像口香糖粘着气管,肾阳不足就像空调制冷不够,外加风邪这个"捣乱分子"见缝就钻,记得邻居王婶每到换季就喷药,打喷嚏打得眼泪汪汪,后来改喝中药茶,现在都能跳广场舞了。
中药治哮喘不是喝苦汤 别以为中药就是蹲在墙角啃黄连,爷爷常开的方子里,麻黄像扫帚清扫痰液,杏仁是润滑剂,配上甘草这个和事佬,组合起来就是给呼吸道做大扫除,有次看见张大夫给患者开膏方,黑亮亮的药膏掺着蜂蜜,他说这叫"润物细无声"。
祖传药方不如对症下药 去年诊所来了个中学生,捧着手机抄的"秘方"要治哮喘,爷爷赶紧拦住:"网上那些川贝炖雪梨,寒咳热咳搞反了更糟!"中医讲究望闻问切,同样是喘,有人是虚汗淋漓的肾虚型,有人是痰多的脾虚型,药方差一味效果就天差地别。
中西结合才是王道 表弟突发哮喘时雾化器嘶嘶响,缓过来后爷爷给他开黄芪建中汤,现在他包里既有急救喷剂,又有装着中药颗粒的小瓶子,西医控制急性发作快,中药调理体质稳,两者配合就像给房子装双重防盗门。
吃中药避开这些坑
- 别当饮料喝:见过有人把定喘汤当茶连灌三个月,结果上火流鼻血
- 忌口要记牢:海鲜啤酒冷饮碰不得,否则药效打折扣
- 坚持才见效:中药不是速效救心丸,至少要喝三个节气才能见真章
- 儿童用量减半:小儿哮喘多因积食,焦三仙比虫草更管用
自配便宜小偏方 爷爷教了个应急招:白萝卜切片拌蜂蜜,冰箱腌一宿,每天含两片,隔壁陈叔试了两个月,晨练爬坡都不喘了,还有个泡脚方:艾叶+生姜煮水,每晚泡到脚踝发红,说是引火归元。
辨别真假中医很重要 上次陪朋友看诊,某"神医"号脉不到十秒就开方,真正的好中医会问清症状:是不是半夜咳醒?痰什么颜色?遇冷空气会不会加重?就像福尔摩斯破案,细节越清楚药方越准。
现在回头看,中药治哮喘就像慢慢拧紧漏水的水龙头,急症时用西药堵缺口,平时靠中药加固堤坝,重要的是找对医生,别信江湖郎中,毕竟哮喘这个"暴脾气",得顺着毛捋才行,对了,正在喝中药的朋友记住:药碗别用不锈钢的,砂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