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上周闺蜜小敏裹着厚外套来找我,整个人像被抽干力气似的:"我明明喝了半个月阿胶黄芪汤,怎么风寒感冒反而越来越重?"这让我想起中医科王大夫常念叨的"闭门留寇"典故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感冒期间喝滋补中药的那些坑。
滋补中药就像"防盗门" 老祖宗把外感病比作强盗进屋,治疗关键是开门驱贼,去年冬天我陪老妈看诊时,正巧遇见个小伙子捧着人参枸杞茶来复诊,他持续低烧半个月,自己每天炖鹿茸鸡汤"补充营养",结果越补越虚,王大夫指着脉象图解释:"你这就是给感冒病毒盖了间豪华套房,补品全成了贼粮草。"
感冒药VS滋补药的世纪大战 上周五公司小陈顶着通红鼻子来上班,保温杯里飘着当归党参,他说网上查的"增强免疫力"偏方,殊不知风寒感冒初期需要的是荆芥防风这类"先锋队",就像家里进贼要先拿扫帚赶出去,而不是忙着摆宴席,我翻出手机里存的中药禁忌表给他看,滋补类药材在感冒期统统标着鲜红的叉号。
中医调理的"时间密码" 前天邻居张阿姨拎着红枣枸杞来看诊,她总在换季时咳嗽,王大夫把脉后直摇头:"你这是去年秋冬进补过度,体内淤积的燥热没清干净。"原来感冒恢复期就像战后重建,急着进补反而会留下"建筑垃圾",正确做法是感冒痊愈后先喝3天陈皮山楂水,等脾胃运化功能恢复了,再开始少量多次进补。
这些体质尤其要注意 在健身房认识的健身教练阿凯,肌肉发达却总反复感冒,他习惯每天喝蛋白粉加西洋参,其实阳虚体质的人就像漏风的房子,补品刚进去就漏出去了,上周他跟着王大夫学泡黄芪桂枝茶,配合每天半小时八段锦,这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方式。
厨房里的中药急救箱 上个月我受凉喉咙痛,外婆教我煮葱白生姜糖水,看着简单,其实大有讲究:葱须不要摘太干净,保留须根的发散作用;生姜带皮煮更能散寒;趁热喝到微微出汗就停,比灌三大杯板蓝根强多了,这些家常食材就是天然感冒药,关键要懂得搭配时机。
辨别体质的小窍门 昨天部门聚餐时同事小林说总感觉累,大家七嘴八舌建议她喝四物汤,其实判断很简单:怕冷手脚凉的是阳虚,适合姜枣茶;口干舌燥的是阴虚,该喝百合银耳羹;舌苔厚腻的是痰湿体质,陈皮薏米水更合适,乱喝滋补药就像给手机充错电,不仅没效果还伤机器。
现在每次感冒我都遵医嘱喝三天小米粥,清淡饮食让身体集中精力打仗,那些人参灵芝礼盒不如留着病好后慢慢享用,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,要是正在打喷嚏流鼻涕,千万别让滋补中药变成病毒的"VIP通道",记住王大夫的话:"该驱贼时莫待客,该补虚时不杀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