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拾药箱翻出个有意思的小东西,长得跟花生米似的中药,圆滚滚的特别可爱,老中医说这叫"胖大海",可别小看这两颗"花生米",泡水后能变身毛绒绒的"开花棉花糖",专治嗓子干痒咳嗽,不过今天要说的可不是它,咱们中药里藏着好多"花生米"亲戚,个个都是养生宝藏!
【第一味:"假花生"其实是润肺高手】 第一次见胖大海真当是炒花生米,搁嘴里嚼了两口才发现不对劲,这黑褐色的小椭圆遇水就膨胀,像朵透明的蘑菇云,前阵子换季喉咙痛,抓了一把泡保温杯,看着它慢慢舒展成毛茸茸的球,喝着带着植物清香的茶水,第二天嗓子真就不痒了,不过老中医叮嘱别当茶喝,毕竟"是药三分毒",这道理跟花生米吃多上火一个理儿。
【第二味:会爆壳的"花生米"】 前些天在药材市场看见摊主演示决明子,黑亮亮的小颗粒往热锅里一放,噼里啪啦炸开白花花的芯,活脱脱现炒花生米,这"爆米花"泡水喝最清肝明目,我每天对着电脑十小时,保温杯里总泡着几颗,刚开始觉得像喝草席水,喝惯了倒品出股淡淡的豆香,有次忘拿出来,泡了三天的决明子水居然没馊,倒是比茶叶耐泡多了。
【第三味:能当饭吃的"花生米"】 要说最像花生米的还得是薏苡仁,白白胖胖跟剥了红衣的花生仁似的,湿气重的时候我就抓一把煮粥,咕嘟咕嘟冒着奶白色的泡,舀一勺入口绵软还带点嚼劲,隔壁王奶奶教我个窍门:炒薏米当零食,铁锅小火烘到微黄,嚼着嘎吱响,比焦花生还香,不过她特意嘱咐,月子里的姐妹可不敢这么吃,这"花生米"寒性重着呢。
【第四味:会"流心"的花生米】 含化在嘴里能拉丝的中药你见过没?麦冬就是这样的"糯米糍"花生米,淡黄色半透明,含久了吐出黏黏的胶质,上个月感冒鼻塞,老中医让含着麦冬片,那丝丝凉意顺着喉咙往下淌,确实比含片舒服多了,现在抽屉里常备着,开会讲多话了就偷摸含一颗,倒是治好了我爱啃指甲的毛病。
【第五味:带"尾巴"的花生米】 枸杞籽绝对是中药里的怪胎花生米,红彤彤带白尖的小疙瘩,泡水后沉在杯底像撒了把宝石,头回喝枸杞茶闹笑话,以为杯子没洗干净,定睛一看全是浮起来的"红花生",现在炖汤必撒一把,看着汤色渐渐染成琥珀色,喝着带点甜津的药香,不过可得盯着点,煮久了全烂成渣,捞都捞不出来。
这些中药"花生米"各有各的脾气,胖大海得用沸水才开花,决明子要捣碎了才出味,薏苡仁熬粥前最好泡半天,就像炒花生讲究火候,中药调理也得讲究方法,我那爱养生的闺蜜就翻过车,把生薏米当零食吃出胃寒,还是老中医指点要炒制才行,所以说啊,中药虽好,可不能像嗑瓜子那样瞎琢磨。
最近发现个新玩法:把这些"花生米"装进茶包袋,上班时候丢进保温杯,胖大海配菊花清肝明目,麦冬搭玉竹滋阴润燥,薏苡仁加赤小豆祛湿消肿,有次泡了罐"中药八宝茶",被同事当成新式花果茶,抢着喝光了还说香,不过要我说啊,这些小东西最妙的还是那股子药香,喝着应季调理,比天天吃保健品实在多了。
对了,这些"花生米"中药可得收好了,去年把胖大海跟坚果混装,结果熊孩子当炒花生米吃了半罐,吓得赶紧送医院,虽说多数中药食材安全性高,终究不是正经零嘴,就像花生米吃多会上火,中药虽好也需对症,咱们普通人还是乖乖听医嘱,把这些"花生米"当成随身小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