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"乌前"到底是啥药材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中药名,其实啊,这"乌前"压根不是正经中药名,倒是民间对几种黑色药材的俗称,不过既然大家这么好奇,我就带你们看看那些黑得发亮的中药宝贝到底藏着什么秘密。
乌前到底是何方神圣?
要说这"乌前"的名头,十有八九是把乌药、前胡、制首乌这几味黑褐色药材给混搭了,老辈人总喜欢把颜色深的药材统称"乌前",就像管所有深色调料叫"黑料"一样,不过咱们今天就当这是个趣味话题,正好把这几味药的功效捋个明白。
记得去年去安徽亳州药市,看见老药农把乌药和前胡捆成一捆卖,买家问这是啥?老师傅顺口就说"乌前",您瞧,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,虽说不是正儿八经的药典名,但在民间偏方里倒是真有两下子。
黑色军团的养生密码
别看这些药材黑不溜秋的,人家可是中医眼里的宝贝,就拿乌药来说,这味温肾散寒的良药,对付寒气入腹引起的腹痛比暖宝宝还管用,前胡呢,就像呼吸道的清道夫,咳嗽痰多时煮点水喝,比止咳糖浆还温和。
最有意思的是制首乌,这黑家伙可是乌发养肾的明星,我邻居李婶天天拿它炖汤,六十岁的人愣是没几根白头发,不过要提醒一句,生首乌和制首乌完全是两码事,自己乱吃小心中毒。
厨房里的中药魔法
说到食补,这些黑色药材可都是好手,冬天炖羊肉汤时丢几片乌药,既能去腥又能暖胃,前胡配梨子蒸着吃,咳嗽喉咙痛的时候特别见效,至于首乌,黑芝麻糊里加一勺,比吃什么保健品都实在。
上个月我妈腰疼,我就把乌药磨成粉装进布袋,每天热敷半小时,连着用了一周,老人家直夸比膏药贴强多了,不过这些土方法千万注意用量,药材毕竟不是大白菜。
避开这些坑才能真养生
别看都是黑色的,脾气可大不一样,乌药性温,火气旺的人吃了容易上火,前胡偏凉,拉肚子时千万别碰,首乌更要小心,现在市面上好多劣质品,买回来得用黑豆汁拌蒸才安全。
去年张叔听信偏方,把生首乌泡酒喝,结果喝得全身发麻送医院,所以说这些药材看着朴实,用错了就是定时炸弹,我建议大家要么去正规药店买炮制好的,要么就跟着医嘱走。
识别好药材的绝招
挑乌药要选断面蜡黄色的,闻着有樟脑味才正宗,前胡讲究个"白头翁",根头带绒毛的才是上品,至于首乌,掰开来看要是呈现墨玉般的光泽,八成是好货,记住别贪便宜买那种掉色严重的,染色药材害人不浅。
现在市面上确实有不少以次充好的现象,我表舅在药材市场干了二十年,他说辨别好坏就看三点:颜色自然不艳俗,味道纯正不刺鼻,质地该脆的脆该润的润,掌握这些小窍门,至少能避开大部分坑。
说到底,"乌前"虽然名不见经传,背后却藏着一整套中医智慧,这些黑色的小东西,用好了是宝,用错了可能就是草,建议大家别盲目跟风,身体不舒服还是要找专业医生,不过了解些常识也挺好,起码去药店不会被忽悠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回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