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气得肝疼",其实这可不是夸张的说法,咱们的肝脏就像身体里的"解毒工厂",胆囊则是储存胆汁的"水库",这两个器官要是闹脾气,整个人都会蔫头耷脑的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老中医们常用的肝胆调理妙方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!
【肝胆不和的自测清单】 早上起来嘴里发苦?两肋胀得慌像被带子勒着?吃点油腻就胃里翻江倒海?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该关心肝胆了!现代人熬夜加班、应酬喝酒、久坐不动,哪个不是在给肝胆上眼药?不过别慌,老祖宗留下的药方可比西药温和多了。
【千古第一方:龙胆泻肝汤】 这个方子堪称肝胆湿热界的"灭火器",记得去年邻居王叔满脸通红地找我,说是吃火锅喝大酒后右胁疼得不敢碰,我一看他舌苔黄腻,典型的肝胆湿热,赶紧抓了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这几味猛将,配上生地滋阴防燥,结果三副药下去,王叔就能笑着吃火锅了,不过这方子性寒,脾胃虚寒的朋友得像吃冰淇淋那样适量。
【石头克星:茵陈蒿汤】 同事小李体检查出胆结石那会儿,脸色比苦瓜还苦,我给他开了茵陈、栀子、大黄这三味药,嘱咐当茶喝,半个月后再复查,医生说结石变小了,这方子的妙处在于茵陈利湿退黄,栀子清热泻火,大黄推陈出新,特别适合那种吃得油腻、晨起口苦的胆结石患者,记住要趁热喝,凉了效果打折!
【疏肝解郁神器:逍遥散】 公司会计张姐更年期那会儿,整天唉声叹气,乳房胀痛得像揣了两颗石头,我给她开的逍遥散特别加了玫瑰花和丝瓜络,柴胡负责疏通肝气,当归白芍养血柔肝,白术茯苓健脾祛湿,薄荷少许提神醒脑,喝了一个月,张姐又开始哼小曲上班了,这方子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、月经不调的姐妹。
【口苦口臭救星:小柴胡汤】 表弟高考前复习得嘴角起泡、半夜盗汗,典型少阳证候,我抓了半夏、人参、甘草这些药食同源的食材,配上柴胡黄芩,最绝的是生姜红枣调和,煮出来香喷喷的,连喝三天,小伙子又能精神抖擞刷题了,这方子对付忽冷忽热、食欲不振特别管用。
【脂肪肝克星:五苓散加减】 现在年轻人体检十有八九有脂肪肝,我二舅就是典型案例,给他开的方子里泽泻唱主角,搭配茯苓、猪苓利水渗湿,白术健脾,桂枝温阳化气,特别叮嘱他戒掉夜宵啤酒,每天快走半小时,三个月后再查,原本亮的像镜子的超声波图像终于有了改善,这方子最适合痰湿型肥胖人群。
【熬药小贴士】
- 砂锅是首选,不锈钢盆也能凑合,千万别用铁锅
- 药材冷水浸泡30分钟,煎药前别清洗(有些粉末类药材会流失)
- 大火煮沸转小火,滋补类药炖40分钟,解表类20分钟足够
- 饭后半小时服用,喝完药含块冰糖护牙齿
【重点提醒】 这些方子虽然流传千年,但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一样独特,好比同样感冒,有人需要发汗,有人需要清热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辨证,特别是孕妇、慢性病患者更要谨慎,平时多吃青色食物(芹菜、菠菜)、敲胆经、晚上11点前睡觉,这才是护肝胆的终极秘籍!
对了,这些方子最好用古法炮制的药材,现在很多药店的药材都是机器烘干的,药效差不少,我习惯在立春、立秋两个节气抓药,这时候药材新鲜效力足,大家有什么调理心得,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