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5个温补秘方,手脚冰凉的人必看!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气温骤降,后台好多朋友都在问:"天一冷就手脚像冰块,晚上睡不热被窝,有没有啥调理方子?"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传承千年的温补智慧,不过先说清楚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以下方法更适合怕冷、易疲劳、小便清长这类虚寒体质的朋友,其他情况建议先找大夫把脉哦!

晨起一碗汤,暖透五脏六腑 说到温补,不得不提张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,这可不是普通鸡汤,羊腩肉300克配上当归15克、生姜20克,慢火熬煮两小时,出锅前撒点枸杞,去年邻居王姐连喝半个月,以前总说"脚底冒寒气",现在上楼都不喘了,特别提醒:阴虚火旺、爱长痘的同学慎用,羊肉虽好也别天天喝,一周三次顶天了。

办公室必备的小零食 别以为中成药都是苦药片,有些温补方做成丸剂特别方便,比如理中丸,党参、白术这些温和药材搭配,特别适合脾胃虚寒的老胃病,我同事小李常年备着,每次吃火锅前嚼两颗,再也不怕冰可乐伤肠胃,不过要认准老字号药房的蜜丸,那种甜津津的味道就像吃糖果,一天早晚各服6克就行。

泡脚加点料,整晚安睡到天亮 很多姑娘宫寒痛经,试试艾叶+花椒组合,抓一把艾叶(约15克)加10粒花椒,纱布包好丢进泡脚桶,我们小区刘阿姨坚持两年,现在冬天穿单鞋都不打哆嗦,泡完的水别倒,装矿泉水瓶里当浇花水,月季花都开得格外艳,注意水温别超过45度,糖尿病人要谨慎,泡完及时擦干脚趾缝。

古法膏方的正确打开方式 真正懂行的都知道,膏方才是冬季进补的王者,阿胶、鹿角胶、龟板胶这三剑客,配上黄芪、红枣熬成的膏滋,每天一勺兑温水喝,我表姑在同仁堂开过方子,她说关键在"收膏"那一步,必须不停搅拌直到拉丝,现在市面上现成膏方太多掺糖,建议大家找靠谱中医现熬,不然不如喝小米粥实在。

厨房里的温补密码 最接地气的其实是药膳粥,巴戟天10克、肉苁蓉10克,和大米一起焖锅饭,广东那边会加杜仲,北方人可以放点茴香籽,记得去年去东北出差,房东大妈给我做过鹿茸香菇汤,鹿茸片焯水后和香菇炖40分钟,那鲜味至今忘不了,不过这类带动物成分的方子,三高人群要绕道走。

说句掏心窝的话,温补不是越多越好,见过有人把人参当萝卜啃,结果流鼻血住院的,记住这几个原则:舌苔发黄别补、感冒咳嗽暂停、孕妇小孩问过大夫,其实最好的温补是晒背——中午11点靠墙站半小时,让督脉吸收天地阳气,比吃多少补药都管用。

最后教大家个自测小方法:伸出舌头,如果颜色淡白、边缘有齿痕,大概率是虚寒体质,要是舌尖红得像草莓尖,赶紧停手别乱补,咱们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是好东西,但得像对待手机电池一样精准充电,补过了头反而伤身,下雪天该穿的羽绒服还得穿,食疗药膳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儿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