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阿妹啊,这土里挖的宝贝比人参还金贵!"三十年前跟着赤脚医生上山采药时,老药师总爱指着岩缝里蜷曲的藤根这样说,这种被乡亲们称作"五指参"的药材,最近突然成了城里养生圈的顶流,某音上#五爪金龙炖老鸭的话题播放量都破亿了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带着仙气的山野之宝,看看它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山沟沟里的"人参平替"
在云贵高原的断崖上,有经验的采药人专找那种贴着石壁生长的藤本植物,它的根须像鸡爪子似的紧紧抠着岩缝,掰开断面能看见年轮般的同心纹,最神奇的是根茎表皮自带五道棱线,活脱脱五个手指头,老辈人说这是地脉灵气养出来的"五爪金龙",虽然比不上人参大补,但对付南方的湿气毒瘴却有奇效。
去年陪闺蜜去贵州避暑,她当地的朋友特意带我们去摘"枫斗",原来五指参学名叫石斛,不过他们管开花前的嫩茎叫"会飞的人参",看着老乡踩着竹竿攀岩采摘,那场面比动作片还惊险,据说新鲜石斛榨汁能解酒护肝,我们当场试了杯青草味的汁液,果然比药店买的干品鲜灵百倍。
厨房里的百搭小能手
广州阿婆教我个窍门:挑五指参要选根须带朱砂点的,这种三年以上的老根药效最好,处理时先用黄酒泡软,再配上桂圆肉、枸杞子,砂锅慢炖两小时,揭盖瞬间满屋飘香,上个月我妈腰疼老毛病犯了,喝了半个月这个汤,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。
现在年轻人流行"轻养生",拿五指参配陈皮煮奶茶特别火,先把晒干的根茎捣成粉末,过筛后加进牛奶锅里,沸腾前撒把盐渍樱花,奶白色汤水浮着粉花瓣,拍照发朋友圈分分钟上百赞,不过要提醒各位,这种吃法虽时髦,但每天别超过5克,不然容易上火哦。
那些年错过的宝藏偏方
记得小时候淋雨发烧,奶奶总会去菜园剪几片五指参叶子,揉出汁水兑红糖水给我喝,当时嫌苦不肯喝,现在才明白这天然抗生素有多珍贵,村里八十岁的七叔公更绝,他用野生五指参泡的药酒擦风湿关节,说比膏药管用十倍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新派粤菜馆开始用五指参做创意菜,有家网红餐厅推出"金丝缠玉参",把根须炸得酥脆当零食,主菜则是塞满虾胶的根茎段,蒸熟后淋琉璃芡,这种古法新做的菜品,让很多年轻人第一次爱上中药味。
小心!这些坑千万别踩
别看五指参现在风头正劲,市面上八成都是假货,真正的野生品表面有细密皱纹,折断时会流出乳白色汁液,某宝上二十块包邮的"特级货",多半是红薯根染的色,去年曝光的硫磺熏制案,就是不良商家为了卖相好看干的缺德事。
特别要提醒孕妇和体寒朋友,五指参性凉不能乱吃,之前有个粉丝盲目跟风喝五指参排骨汤,结果半夜跑急诊——这药材虽好,也得对症才灵,建议第一次尝试先从3克起步,观察三天没不适再逐渐加量。
前几天整理老柜子,翻出父亲当年的采药笔记,泛黄的纸页上画着歪歪扭扭的五指参图样,现在看着某多多直播间里月销过万的"正宗野生五指参"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雾蒙蒙的清晨,老药师带我们在悬崖边找药的身影,或许正是这份对山野的敬畏,才让这味岭南仙草历经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