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好多小伙伴在配中药时被生僻字难住,连甘草都被喊成"甘草",当归读成"当归",作为研究中药十年的野生学霸,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读音秘籍分享出来!这篇文章不仅教你正确发音,还藏着老中医都不会外传的记名窍门,建议先收藏再细看。
那些年我们读错的中药名
-
黄芪(huáng qí)不是"黄qi" 这个堪称中药界的重灾区!药店柜台前总有人羞答答问:"请问黄qi怎么卖?"其实人家正名叫黄芪,和"黄旗"同音,芪"字专门用于药名,看到"芪"就要条件反射读qí。
-
川芎(chuān xiōng)不念"川弓" 这个带"弓"字的药材可把不少人坑惨了,想象下古代背药箱的赤脚医生,川芎能活血行气,和弓箭的"弓"半点关系没有,遇到"芎"字直接念xiōng,和"兄"同音就对了。
-
白术(bái zhú)不是"白术" 这味健脾圣药的读音最能检验中医粉纯度。"术"是个多音字,在这里必须读zhú,和"竹"同音,老中医常说"白术配茯苓,健脾又祛湿",现在知道该怎么念了吧?
中药名三大读音规律
带"阝"偏旁的多读阳平
- 防风(fáng)
- 杜仲(zhòng)
- 附子(fù) 这类字原本是古地名或姓氏,在中药名里都读第二声,记住这个规律能解决80%的生僻字。
动物类药材保留古音
- 地龙(dì lóng)就是蚯蚓
- 水蛭(shuǐ zhì)要读四声
- 僵蚕(jiāng cán)注意后鼻音 这些名字保留了古代雅称,就像"螃蟹"不会叫成"横虫"。
颜色+部位组合要连读
- 丹参(dān shēn)不是"丹生"
- 紫菀(zǐ wǎn)第三声变调
- 青蒿(qīng hāo)别念成"青高" 这类名字要整体记忆,拆开读就容易出错。
趣味谐音记忆法
-
"牛郎织女"记牛蒡(bàng) "牛郎"的"郎"对应"蒡"的读音,夏天煮牛蒡茶时可以脑补鹊桥相会的故事。
-
"金银花露"记双花 金银花+连翘=夏日消暑经典搭配,"银"读yín,"翘"读qiào,记住这对CP发音送清凉。
-
"何首乌黑"防混淆 何首乌(wū)和黑豆都是乌发圣品,"乌"字在中药名里永远读wū,和乌鸦颜色一致。
药店柜台生存指南
遇见"贝母"要分清楚:
- 川贝母(bèi mǔ)
- 浙贝母(zhè bèi mǔ) 南方朋友注意"浙"读zhè,别念成"渐"
调理月经必备:
- 益母草(yì mǔ cǎo)
- 月季花(yuè jì huā) 重点记忆"季"在此处读jì,不是jué
厨房药材特别注意:
- 肉桂(ròu guì)不是"肉贵"
- 豆蔻(dòu kòu)要读第四声 炖肉放错调料可不好玩
附赠彩蛋:中药名冷知识
-
"刘寄奴"竟是人名 这味活血药直接用了南北朝宋武帝的名字,读作liú jì nú,下次看到可别以为是少数民族药材。
-
"王不留行"有脾气 传说这种种子药性猛烈,连帝王都无法让它停留,读作wáng bù liú xíng,四字连读特别顺口。
-
"鸭跖草"藏解剖学 叶子像鸭子脚趾的草药,"跖"读zhí,和"蹠"同源,古人观察入微令人惊叹。
自检小测试(答案在评论区)
-
以下哪种读法正确? A. 枇杷叶(pí pá yè) B. 枇杷叶(bǐ pá yè) C. 枇杷叶(pí pá yè)
-
"䗪虫"的正确读音是? A. zhé chóng B. zhè chóng C. zhí chóng
-
"茜草"的"茜"应该读? A. xī B. qiàn C. jīn
掌握这些读音诀窍,去药店买药终于可以自信开口了!下次抓药时不妨考考药剂师,说不定还能收获意外惊喜,记得把这篇文章转给同样被中药名困扰的亲友,毕竟知识分享才最珍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