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女性烦恼,赤带绝对算得上"磨人精",这个让人尴尬又难受的问题,其实早在《傅青主女科》里就有记载:"带下赤白,气血两虚夹湿热",今天我要分享的这个药方,可是老家奶奶传了三代的宝贝,当年村里好几个姐妹都是靠它调理好的。
先搞懂什么是赤带 很多姑娘看到内裤上沾着褐色分泌物就慌了神,其实这分两种情况:要是排卵期偶尔出现点滴出血,那是正常生理现象;但要是持续半个月以上,带着腥味还夹杂血丝,八成就是中医说的"赤带症"了,西医叫宫颈炎、宫颈糜烂,中医则认为是脾虚不固、湿热下注导致的带脉失约。
这个方子为啥灵? 去年表姐被赤带折磨得寝食难安,三甲医院开了抗生素反而更严重,我翻出奶奶留下的手抄本,照着上面的"三黄止带汤"抓药:
- 炒黄芩15克(清热燥湿)
- 焦栀子10克(泻火除烦)
- 生地榆20克(凉血止血)
- 荆芥穗炭10克(收涩止带)
- 山药30克(补脾固肾)
- 白术15克(健脾燥湿)
- 甘草6克(调和诸药)
熬药喝药有讲究 别小看这几味药,煎煮方法错一分都不灵,头煎要用陶锅冷水浸泡药材1小时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咕嘟20分钟,二煎加水没过药面,再煮15分钟,两次药汁混合后早晚温服,记住一定要饭后半小时喝,连着喝5天停2天,一个月准见效。
药渣别浪费,热敷有奇效 喝完药的渣滓装布袋里,微波炉加热3分钟,趁热敷在小腹位置,这个土方法能促进药物渗透,我那会儿每天追剧时敷着,不到半个月白带就清亮了,不过要避开经期使用,孕妇千万别试。
搭配食疗事半功倍 光吃药还不够,饮食调理才是长久之计,推荐个奶奶常做的"马齿苋蛋花汤":野马齿苋晒干后取50克,加水煮出红汤,淋入打散的鸡蛋液,这菜既能清热解毒,又能补充营养,连吃两周比消炎药都管用。
预防复发的小窍门 治好后千万别大意,这几个习惯要刻在骨子里:
- 内裤单独手洗,阳光下晾晒杀菌
- 经期每2小时换卫生巾,拒绝久坐
- 游泳必穿防水裤,公共浴池别泡澡
- 每周喝三次红豆薏米粥,祛湿排毒
真实案例告诉你多有效 邻居王婶年轻时就是赤带反复,后来按这个方子调理,不仅带下正常,连常年手脚冰凉的毛病都好了,她现在逢人就说:"老祖宗的东西真没得说,关键要对症!"
最后提醒一句,如果服药三天没改善,或者出血量突然增多,赶紧去正规医院做宫颈筛查,毕竟现代医学的仪器检测,能帮我们排除更严重的病变可能,这个方子最适合那些检查没问题,但反复受赤带困扰的姐妹,坚持调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