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咳嗽发烧、呼吸急促被确诊为肺炎时,不少家长既着急又纠结:吃抗生素怕伤身体,不吃药又担心拖成重症,其实咱们老祖宗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许多应对小儿肺炎的智慧,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,中医是怎么帮孩子调理肺炎的,这些方法既温和又管用,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!
先分清楚"热咳"和"寒咳",对症才能下药
很多家长知道肺炎要用中药,但一听说"清热解毒"就给孩子灌蒲地蓝,这可是大误区!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肺炎初期和恢复期的用药完全不同,比如孩子高烧39度、嘴唇通红、痰黄粘稠,这明显是肺热炽盛,这时候用麻杏石甘汤(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)就能快速退烧止咳;要是孩子怕冷蜷缩、痰白稀薄,可能是风寒闭肺,就得用射干麻黄汤加减。
举个真实例子:邻居家5岁娃半夜突然喘不上气,急诊说是病毒性肺炎,老中医一看孩子舌苔黄腻、嗓子红肿,开了三副银翘散加鱼腥草的方子,当天退烧,三天就能正常吃饭了,所以说找准证型特别重要,建议家长学几招望舌察痰的本事,至少能跟医生准确描述症状。
这些经典方剂,家有肺炎宝宝要收藏
-
肺炎急性期:麻杏石甘汤升级版
这个千年名方现在依然很能打!典型症状是持续高烧、咳嗽像撕心裂肺、呼吸时胸骨凹陷,有经验的大夫会在原方基础上加芦根、瓜蒌皮,既能清肺热又能化痰,熬药时记得石膏要先煎20分钟,汤汁凉到37度再喂,别烫着孩子。 -
痰多咳不出:清金化痰汤改良
有些孩子肺炎后痰音重却咳不出来,这时候用黄芩、栀子、浙贝母煮水,加一勺蜂蜜,我闺女上次就是这样,喝了两天痰变稀了,配合拍背排痰特别见效,注意一岁内婴儿不能用蜂蜜,改用梨汁调味。 -
体虚恢复期:沙参麦冬汤养护
病好后孩子总出虚汗、夜里盗汗,这是肺阴受损的表现,用北沙参、麦冬、玉竹炖瘦肉汤,每周喝三次,能润肺固表,我家小子去年肺炎出院后喝了一个月,现在跑几步都不喘了。
中成药的正确打开方式,这些雷区要避开
很多家长图方便买中成药,结果踩了不少坑。
- 肺力咳合剂:适合痰黄黏稠的热咳,如果孩子痰白稀还继续喝,反而会加重寒症
- 猴枣散:专治痰热惊厥,普通肺炎没必要用,乱吃可能伤脾胃
-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:含麻黄成分,心脏病儿童慎用,不能长期喝
正确做法是:急性期选"金振口服液",恢复期用"童康片",具体剂量一定要问医生,记住中成药也是药,混着吃容易药物过量。
食疗+推拿,双管齐下效果好
- 食疗方子
- 川贝蒸雪梨:适合夜间干咳(注意川贝要买正宗的松贝)
- 白萝卜蜂蜜水:对付痰多咳嗽(1岁以上才能加蜂蜜)
- 山药粥:病后调养脾胃,增强抵抗力
- 小儿推拿手法
每天早晚给孩子捏脊5遍,重点按揉肺俞穴(后背第三胸椎旁)、膻中穴(两乳头连线中点),发热时用薄荷水擦大椎穴,降温效果立竿见影。
特别注意!这些情况必须去医院
虽然中药调理很给力,但出现以下症状千万别硬扛:
- 呼吸困难,肋骨间隙明显凹陷
- 持续高烧超过3天不退
- 精神萎靡,拒食拒水
- 口唇青紫,指甲发绀
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,该用抗生素时别犹豫,我认识的一位中医妈妈,孩子支原体肺炎反复,最后输液阿奇霉素配合中药贴敷,一周就控制住了。
预防肺炎,做好这三件事
- 增强体质:坚持游泳或慢跑,6个月以上宝宝可尝试冷水洗脸
- 饮食节制:积食是肺炎诱因,晚餐别让孩子吃太饱
- 环境防护:流感季去公共场所戴儿童口罩,家里定期熏艾条消毒
最后想说,中药不是慢郎中,关键要对症下药,去年冬天我整理了20多个肺炎调理案例,发现及时用中药的孩子平均住院天数少3天,建议大家平时备点金银花、陈皮、山楂这些药食同源的材料,遇到小毛病自己就能配个养生茶,当然真遇上重症,还是得听医生的,毕竟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