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换季降温,后台好多朋友留言说头疼得厉害,去药店买药吧,西药怕伤肝,中成药又不知道选哪款,其实老祖宗早就给咱们留了法宝——中药里的头部引经药,专治各种不服的头痛!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5位"头号功臣",下次再疼就知道该怎么对症下药了。
啥是"头部引经药"? 很多小伙伴第一次听说这个词,其实说白了就是专门负责把药效"快递"到头部的中药向导,就像快递站分拨中心,川芎、白芷这些药材能带着其他药物精准到达头顶、后脑勺这些部位,老中医开方子时,看见患者有头痛症状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派它们当先锋。
五大金刚各显神通
-
川芎——"头痛圣手" 这味药堪称中药界的止痛明星,尤其对付风吹着凉引起的偏头痛,记得去年深秋我淋了雨,左边太阳穴突突跳着疼,老中医给开了川芎茶调散,抓一把川芎配上薄荷、荆芥,开水冲泡后喝下去,半小时不到疼痛就缓解了大半,它最厉害的是能钻透脑部的风寒湿邪,像挖掘机一样把淤堵的经络疏通开。
-
白芷——"眉棱骨救星" 经常熬夜加班的朋友注意了!上次公司赶项目,连熬三个通宵,第二天前额眼眶胀痛得像戴了紧箍咒,老医师给我加了10克白芷,配合葛根煮水喝,这味药特别擅长处理眉棱骨周围的疼痛,对感冒引发的鼻塞头痛更是有奇效,现在我家药箱常年备着白芷粉,头疼初期冲一杯,比吃布洛芬还管用。
-
细辛——"少阴经引路人" 这味药可算是中药里的"精准导航",专治太阳穴连着脖子僵疼的那种类型,上个月我妈突然后脑勺抽痛,连着肩膀都发紧,我翻出祖传药方,用细辛3克配着羌活、防风煎汤,特别注意细辛用量要严格控制,过量会麻舌头,但用对了真是立竿见影,不过孕妇和高血压患者要慎用,最好先问过大夫。
-
蔓荆子——"风热头痛克星" 夏天贪凉吹空调导致的头痛,就得请这位出场了,记得去年三伏天,我对着风扇直吹半天,晚上就开始整个脑袋胀疼,老药师推荐用蔓荆子15克煮水,加点菊花冰糖,喝下去清清凉凉的,像给脑子做了个桑拿,特别适合那种发烧发热、头皮发烫的疼痛,现在我家冰箱常备晒干的蔓荆子,比凉茶管用多了。
-
吴茱萸——"巅顶剧痛终结者" 这味药可是个狠角色!上礼拜邻居张叔顶着个红鼻子来找我,说是喝酒后半夜头疼得撞墙,我赶紧给他泡脚水里加30克吴茱萸,又用纱布包着敷在涌泉穴,没想到这招真灵,第二天早上他就说头顶那股钻心的疼消了一大半,不过这药味道冲得很,阴虚火旺的人用了容易上火,得搭着生地黄一起用。
巧用引经药的小秘诀 光知道这几味药还不够,关键要懂得搭配,好比川芎遇上当归,补血活血效果翻倍;白芷配上苍耳子,鼻炎引起的头痛立马缴械,我平时喜欢把这些药材装进纱布包,放在枕头旁,淡淡的药香还能助眠,但切记阴虚体质要少用温燥的细辛,高血压患者别轻易尝试川芎,这些都是老中医反复叮嘱的。
现代人的头痛自救指南 现在人头痛十有八九是生活习惯作的,我采访过几位三甲医院的中医科主任,他们给的忠告特别实在:每天用牛角梳从额头往后脑勺刮五分钟,比吃保健品管用;空调房必备丝巾护住风池穴;压力大时按揉合谷穴比吃止痛药更安全,实在疼得受不了,就照上面说的煮杯养生茶,比硬扛强百倍。
最后提醒一句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头痛,有人是寒气入侵,有人是肝阳上亢,千万别照着偏方瞎吃,建议先去正规中医院把脉辨型,再让医生开着几味引经药组方,毕竟咱们调理的是娇贵的头部,可不敢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