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寒感冒别硬扛!这5种中药方子暖身驱寒,在家轻松搞定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隔壁工位的小王裹着羽绒服还在打哆嗦,说自己头疼鼻塞像灌了铅,这种着凉后怕冷、流清鼻涕、浑身酸痛的情况,老祖宗早就给出了解决方案——咱们中国人祖传的"祛寒套餐"该派上用场了!

厨房里就有的感冒克星:生姜 要说最接地气的祛寒药,当属家家灶台都有的生姜,记得小时候发烧,奶奶总会切几片姜煮可乐,辣得我直冒汗却神奇地退烧了,中医说生姜性温味辛,就像给身体点了个小太阳,专门对付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,最简单的法子是用姜片煮水,加勺红糖趁热喝,喝完立刻钻进被窝发汗,效果堪比退烧药,不过胃溃疡的朋友要悠着点,毕竟辣劲儿挺冲的。

阳台上就能种的万能药:紫苏 去年我在花盆里随手撒的紫苏籽,没想到成了家里救急小药箱,这种带着特殊香气的叶子,既能炖鱼去腥又是感冒良药,刚着凉时摘几片嫩叶煮水,那股子辛香钻到鼻腔里,寒气顺着汗毛孔就跑出来了,要是嫌味道冲,加点陈皮中和正合适,现在正是紫苏生长的季节,不妨在阳台种上一盆,随用随摘特别方便。

菜市场能买到的便宜方子:葱白豆豉汤 前阵子半夜被空调吹醒狂打喷嚏,翻出冰箱里的小葱和淡豆豉,煮了碗"神仙水",大葱靠近根部的白段配上药店买的淡豆豉,小火熬出白白的汤,喝下去从喉咙到胃都暖暖的,这组合看着普通,却是古代医书里记载的经典方,特别适合刚开始流清涕、怕冷的阶段,记得要连葱白带汤一起吃,发汗效果加倍。

药店常备的老牌选手:桂枝汤 说到中药铺子里的熟面孔,桂枝肯定排前几名,这种肉桂树的嫩枝搭配白芍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,组成经典桂枝汤,上次朋友淋雨后头痛欲裂,抓这几味药煎服,两小时就缓过来了,现在的中成药也有改良版桂枝颗粒,开水冲服特方便,不过孕妇和高血压患者要慎用哦。

南方人的祛湿法宝:艾叶泡脚 岭南同事分享的偏方让我打开新世界大门——用艾草煮水泡脚,一把干艾叶煮开后兑温水,泡到微微出汗,寒气顺着脚底就散出去了,特别是下雨天着凉时,泡完脚再喝点姜茶,整个人像做了个全身SPA,现在药店还有艾叶精油,懒得煮水的直接滴几滴在热水里也行。

除了吃药食补,保暖才是关键,前几天看新闻说年轻人流行"洋葱式穿衣法",其实老辈人早有经验:护好后脖颈、腰腹、脚踝这三个"风口",比穿多厚都管用,三伏天贪凉吹空调记得备条丝巾,秋冬换季要穿高腰裤,这些小习惯能省不少买药钱。

最后提醒各位打工人,如果三天没好转千万别硬扛,上周我仗着年轻拖了五天,结果发展成肺炎差点住院,中药虽好也要对症,拿不准的时候还是要找大夫把脉,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大家说对吧?你们有没有试过特别管用的土方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