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张大夫,俺们村口老槐树上的知了能不能抓来泡酒?"上周去郊外采风时,村里诊所的老中医被村民围住问道,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最近总有人在问:夏天满树爬的蝉,到底能不能制成中药材?
蝉蜕才是宝贝,活蝉可不算药材
在中药房里转悠过的朋友都知道,抓药时师傅会称包"蝉蜕",这可不是指活蹦乱跳的知了,而是蝉幼虫褪下的空壳,老药工告诉我,每年夏秋两季,他们都会举着长杆到树林里粘蝉蜕,这些半透明的空壳轻如薄纸,却是治疗风热感冒的良药。
我特意翻了县志馆的老医书,《本草纲目》里写得明白:"蚱蝉,主小儿惊痫夜啼...",但这里说的其实是蝉蜕,活蝉虽然蛋白质含量高,但中医讲究"取象比类",认为蜕壳才具有"金蝉脱壳"的解表透疹之效,就像蛇蜕治皮肤病,蚕蛹退翳膜,动物褪下的"外衣"往往带着特殊能量。
从粘知了到熬中药,蝉蜕的奇妙旅程
上周末跟着采药人进了趟山,他们腰间挂着竹编蜻蜓网,专找树干中下部有孔洞的地方。"看见没?这种带锯齿状裂口的树皮,准是蝉蜕壳的'逃生门'",老采药人三两下就把粘着露水的蝉蜕收入布袋,动作轻得像捡花瓣。
回到药房才知道,新鲜蝉蜕要经过"文火焙干"的考验,铁锅里铺层细沙,蝉蜕倒进去慢慢翻炒,直到脆如薯片,老师傅边翻边念叨:"火候不到药性出不来,过了又焦了",最后还要过筛除杂,保留完整的头胸腹三部分。
这味"外壳"藏着大本事
在中医院实习时,我见过蝉蜕配伍的神奇,儿科大夫开的小方子里,蝉蜕搭配薄荷、荆芥,专门对付小儿夜间哭闹,药房刘姐说这叫"疏风清热",就像给闷热的屋子开窗户,有次见她给荨麻疹患者抓药,蝉蜕配上白鲜皮、防风,说是要让皮肤里的"风邪"透出来。
现代研究也发现,蝉蜕含有甲壳素和多种氨基酸,省中医院的实验报告显示,蝉蜕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,不过老中医总提醒:"单用不如配伍,就像乐队里不能光有鼓",常见搭配有:
- 菊花蝉蜕茶:清肝明目
- 牛蒡子蝉蜕汤:缓解咽喉肿痛
- 钩藤蝉蜕散:辅助治疗小儿抽搐
除了蝉蜕,这些"蝉家族"也能入药
在浙南山区采风时,见到过"金蝉花",当地药农说这是蝉幼虫被真菌感染后形成的"蝉菌复合体",比冬虫夏草还稀罕,古籍记载能"秘精益髓",现在多用于抗肿瘤辅助治疗。
云南有些地方还用"蝉衣"(即蝉蜕)装枕头,说是能明目安神,我试过把洗净晒干的蝉蜕缝进棉枕,确实有股淡淡的草木香,比荞麦枕更清爽。
三个使用禁忌要记牢
- 孕妇忌用:古书说"堕胎",现代观点认为可能引起宫缩
- 风寒感冒别用:蝉蜕性寒,适合风热症状(舌红、黄涕)
- 过敏体质慎服:有人喝蝉蜕水会起疹子
去年采访过亳州药市的经销商,他说现在优质蝉蜕要一百多块一斤,山东、河南等地开始人工养殖金蝉,但主要还是卖食用的若虫,真正药用的蝉蜕还是靠野外采集,所以遇到大量售卖的要留个心眼。
下次在树下看见空蝉蜕,不妨捡起来晒干收着,虽说不能像古装剧里泡酒当神药,但遇上小孩半夜哭闹,拿它煮点水洗澡还真管用,治病还得听大夫的,咱们就图个天然纪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