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苏子,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厨房里的调料,其实这粒黑褐色的小种子,早在两千年前的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被记载为"上品"药材,最近我感冒咳嗽,邻居王婶送来一罐蜂蜜苏子酱,说是祖传止咳方子,这让我对这个厨房常客有了新的认识。
【从野草到良药的千年蜕变】 苏子其实是紫苏的种子,这种随处可见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生长,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,院子里总长着几株紫苏,叶片背面泛着紫色油光,搓碎后有股特别的香气,古人发现晒干的紫苏籽不仅能入药,还能当香料用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:"苏子与叶同功,发散风气宜用叶,清利上下则用籽。"
【藏在厨房里的养生密码】 上周去菜市场,发现卖调料的摊位都摆着苏子,老板说现在讲究养生的人,炖肉炖汤都要放几粒,我自己试了次苏子焖排骨,煮的时候满屋飘香,肉质也格外软烂,原来苏子富含亚麻酸,能分解肉类纤维,难怪古人说它"下气消痰,润肺宽肠"。
【老中医的私房止咳方】 前些天采访一位老中医,他掏出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炒过的苏子。"咳嗽痰多的时候,抓把苏子用纱布包着煮水,比止咳糖浆还管用。"他教我辨别好坏:颗粒饱满、捏起来发脆的才是好货,发霉的千万不敢用,现在我家冰箱常备着苏子蜜,喉咙不舒服就冲杯喝。
【现代人的新玩法】 网上搜苏子做法,真是五花八门,有人用它做苏麻饼,混合芝麻核桃打碎了烙饼;还有人泡苏子酒,说能暖胃驱寒,最绝的是广东朋友教的法子:苏子红枣煮鸡蛋,据说能补气血,不过要提醒的是,苏子虽好每天别超过15克,气虚体弱的人要少吃。
【药房里的隐藏菜单】 去中药店买苏子才发现,原来还分生熟两种,生的偏青色,主化痰;炒过的转深褐,更擅暖胃,店员悄悄告诉我,很多减肥茶里都偷偷加苏子,因为它能降血脂,不过孕妇和拉肚子的人要忌口,这倒是和古代医书记载一致。
最近迷上了收集各种苏子配方,老家带来的陈皮苏子茶,配着烤年糕吃特别香;学着用苏子粉腌梅子,酸甜里带着独特香气,这粒小小的种子,既是厨房里的调味高手,又是药箱里的救急先锋,下次炖汤不妨丢几粒进去,说不定会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