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逛超市发现个奇葩玩意——"中药味芒果",包装上印着人参、枸杞、金银花这些字眼,价格比普通芒果贵了两三倍,这年头连水果都开始搞养生局了?作为吃过蜈蚣草药糖的"作死青年",我决定带大家看看这波操作到底是不是新噱头。
中药+水果的魔幻组合 其实早在去年,某直播间就出现过"当归冰淇淋",当时网友评论"吃完怕不是要流鼻血",这次中药味芒果的爆发,更像是新消费品牌在"朋克养生"赛道上的新玩法,我在电商平台搜了下,发现有配红枣的、加百合的,甚至还有号称含三七的"活血版"。
上周在便利店看见促销员现场切果,凑近闻确实带着股淡淡的甘草香,不过当我追问具体配方时,对方支支吾吾说"这是商业机密",后来查配料表才发现,大部分产品只是添加了少量中药材提取物,更多是靠香精调出复合味道。
谁在为"药果同吃"买单? 采访了三个买过的朋友,90后白领小王说"拍照发朋友圈都说我有创意",退休的张阿姨表示"孙子便秘,听说这个能通便",最绝的是健身教练阿杰,他买回去配鸡胸肉,说是"五行缺木要补肝"。
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这类产品35%被20-30岁女性买走,复购率却不到15%,评论区经常出现"尝鲜还行,天天吃太怪""不如直接喝凉茶"之类的吐槽,倒是有几个中医博主指出,芒果性湿,配伍不当反而容易上火。
实验室实测10款爆款 为了验证效果,我买了市面上最火的十款,拆开包装就能闻到明显区别:3款带着薄荷凉意,2款有陈皮香气,剩下的就是普通芒果味加点草药涩感。
请同事盲测时,00后实习生小林直接吐出来说"像在嚼草席",不过60后门卫老周倒是吃得津津有味,说想起小时候咳嗽喝的川贝炖雪梨,最意外的是其中有款添加决明子的产品,吃完半小时后确实感觉眼睛没那么干了。
这波操作能走多远? 咨询做食品研发的表哥才知道,中药材提取成本其实不高,贵的是营销费用,某网红品牌光请KOL探店就花了八位数,但很多产品还没撑过三个月就被下架。
倒是有些传统凉茶铺开始卖"芒果龟苓膏",用新鲜芒果搭配经典中药,每天限量供应反而排起长队,这让我想起外婆以前总在杨梅酒里泡枸杞,老底子的智慧可能比强行混搭更管用。
普通人该怎么跟风? 如果想尝鲜,建议买小包装先试味,追求养生的话,不如自己在家做芒果酸奶,顶上撒点碾碎的杏仁碎,既好看又实惠,实在想玩花样,某宝买包甘草梅粉撒普通芒果上,效果差不多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与其指望吃个水果就能调理身体,不如改掉熬夜吃辣的毛病,毕竟咱们中国人讲究"药食同源",但不是所有混搭都能叫创新,就像老话说的:"芒果蘸酱油"有人爱,"人参配芒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