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说"中药味能治病",起初我还当是玩笑话,直到上个月亲眼见到隔壁王婶用晒干的橘子皮泡水,三天喝好了她孙子积食引起的发烧,这才惊觉老祖宗留下的药方里藏着大智慧,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藏在厨房角落里的中药味,看看它们如何不动声色地治好现代人的常见病。
陈皮治百病?厨房里的止咳化痰高手 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们小区很多孩子半夜咳得睡不着,有位老中医教大家用晒干的橘子皮煮水,没想到真把好多孩子的夜咳镇住了,后来才知道这橘皮在中药里叫陈皮,放得越久药效越醇厚,现在我家冰箱常年备着晒干的橘子皮,孩子积食腹胀时切两片煮水,那股子清香的药味下肚,不出半天就能听到肠胃咕噜噜响。
山楂不只是糖葫芦,更是消食化积的猛将 前阵子公司聚餐,同事小刘抱着肚子直哼哼,我给他冲了杯焦山楂水,看着黑褐色的茶汤直皱眉头,但喝下半碗后居然打了几个响亮的嗝,其实这焦山楂可是老中医眼里的"肠胃清道夫",尤其对付油腻食物引起的积食,现在我家炖肉必放几颗山楂,既能去腥还能预防吃撑,不过要提醒各位,孕妇可千万别碰生山楂,这酸溜溜的果子会刺激子宫收缩。
生姜不只是调料,更是散寒祛湿的千年良方 自从跟着奶奶学会了姜疗,我再也没买过暖宝宝,淋雨受凉后煮碗红糖姜片水,辣得额头冒汗却浑身舒坦;空调房里呆久了肩颈发紧,切两片生姜捣碎敷在疼痛处,那股辛辣味钻进皮肤里,寒气就像遇到克星般逃窜,最绝的是去年三伏天,我用祖传配方把生姜、花椒、粗盐炒热装布袋,给老爸敷好了多年的老寒腿。
菊花枸杞不是摆设,明目降火有真功夫 自从做了新媒体编辑,每天盯着电脑十小时,眼睛干涩得像沙漠,有次在药店抓药时顺了包杭白菊,没想到坚持喝了半个月,眼屎少了眼睛亮了,现在办公室人手一个养生壶,菊花枸杞茶成了标配,不过要提醒各位,体质虚寒的人别学我天天喝,加点红枣中和寒性才稳妥。
艾草烟熏不止驱蚊,温经散寒有奇效 去年端午节跟老妈学做艾草香囊,没想到意外治好了闺蜜的痛经,她把香囊揣在怀里捂了三个月,例假时的冷汗少了,血块也淡了,后来我查资料才明白,艾草的辛香气味能温通经络,现在我家浴室常年挂着艾草捆,洗澡时熏蒸几下,整个人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被般暖烘烘的。
这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中药味,其实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健康密码,它们不像西药那样立竿见影,却能在慢悠悠的药香里修复身体,不过要记住,这些土方法只适合调理小毛病,真得了重病还是得去正规医院,最近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年轻人开始流行"中药咖啡",把黄芪、党参加进拿铁里,这股子药香味混着咖啡香,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