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没断过,同事小王天天捧着杯子泡胖大海,隔壁大姐保温杯里总飘着罗汉果,可有些人喝了半天还是咳得脸红脖子粗,其实啊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化痰止咳宝贝多着呢,今天就给大家唠唠那些真正管用的中药材。
川贝母——润肺界的"温柔刀" 说起化痰止咳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川贝母,这白白胖胖的小家伙看着不起眼,可是对付秋燥咳嗽的利器,记得去年我妈咳嗽了半个月,喉咙痒得像有小猫抓,用川贝粉蒸雪梨连吃三天,那叫一个立竿见影,不过要提醒大家,川贝性凉,要是风寒咳嗽流清鼻涕那种,单独吃可能会越吃越寒,最好搭配陈皮中和。
陈皮——厨房里的化痰高手 别小看晒干的橘子皮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广东人煲汤必放两三片,不仅能去腥增香,还能理气化痰,上次我感冒后总觉得胸口闷着块石头,奶奶教我用陈皮泡水,加点冰糖,喝下去就像给气管做了个大扫除,不过新鲜的橘子皮可不算陈皮,至少要晾够三年才行,不然不仅没药效还可能刺激肠胃。
桔梗——咽喉部的"清道夫" 这味药最有意思,长得像小人参,专治卡在喉咙口的那种痰。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能"利咽膈,开肺气",通俗点说就是帮我们身体装个抽痰机,我表姐当老师十几年,嗓子早就成了"重灾区",现在每天用桔梗搭配甘草泡茶,她说上课吼半天都不带哑的,不过桔梗味道发苦,加勺蜂蜜就好多啦。
前胡——风热咳嗽的克星 春天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最容易中招,这时候就得请出前胡这个"灭火器",它不像川贝那么娇贵,直接拿开水冲泡就能喝,我闺女上个月发烧后咳嗽,夜里咳得小脸通红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前胡,这药最贴心的是不分寒热都能用,配上薄荷能散风热,搭着生姜又能驱风寒。
瓜蒌——老痰的"溶解剂" 要说清理肺部沉积多年的老痰,还得靠瓜蒌这个"老牌清洁工",特别是抽烟几十年的老烟枪,早上起来总能咳出黑乎乎的痰块,用瓜蒌煮水喝最合适,我家邻居王叔用了两个月,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,不过这药有点猛,胃寒的人要慎用,最好问过大夫再喝。
这些中药材虽然好,但可不是随便乱炖一锅就行,就像炒菜讲究火候,配伍也得讲究君臣佐使,比如说川贝就不能和羊肉同吃,陈皮遇上半夏效果翻倍,最关键的是要分清自己是寒咳还是热咳,黄痰用清热药,白痰选温化方,要是实在拿不准,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把脉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特的。
现在药店里各种止咳糖浆成分复杂,真不如自己在家煮点养生茶实在,不过要记住,中药调理讲究细水长流,可别指望喝两天就能断根,就像养护古董瓷器,得慢慢养着才见效,大家平时不妨备点这些道地药材,季节交替时煮上一壶,既能防病又能调养,这才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