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一把年纪了,天天吃降压药怕伤肝伤肾,可不吃血压又飙到160……"其实像王阿姨这样担心西药副作用的朋友不在少数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宝库里,真有不少能温和调理血压的宝贝,今天就给大家唠唠那些被中医验证千年的"降压高手"。
钩藤:藏在藤条里的血压调节器 上次去中药房抓药,老药师特意指着墙角那捆带钩的藤蔓说:"这就是钩藤,高血压患者的常备药。"这种缠绕在竹林间的攀援植物,就像给血管装了天然减压阀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它"舒筋活络,平肝风"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的钩藤碱能让血管平滑肌放松,好比给紧绷的水管松绑,不过要注意,钩藤煎煮时间别超过20分钟,不然有效成分会挥发,建议在汤药快熬好前5分钟再放。
杜仲:树皮里的降压黄金 在武当山采药的老张头告诉我,他们村百岁老人都喝杜仲茶,这种需要生长20年的大树,剥下树皮晒干后,折断时会出现银白色胶丝,这可是判断真伪的诀窍,杜仲所含的桃叶珊瑚苷就像血管清道夫,既能软化血管又能利尿排钠,记得去年给我岳父寄了斤杜仲炭,他每天拿3克泡水喝,三个月下来血压计数字稳稳降了10个点。
罗布麻:沙漠里的降压仙草 新疆朋友带来的罗布麻茶让我打开新世界大门,这种夹在戈壁碎石缝里的野草,当地人当茶叶喝了几百年,它含有的槲皮素堪比天然钙通道阻滞剂,能帮助血管平滑肌放松,不过要提醒各位,罗布麻性凉,脾胃虚寒的朋友可以搭配红枣生姜一起煮,既护胃又增效。
夏枯草:熬夜族的降压救星 经常凌晨两点还在赶方案的设计师小陈,保温杯里总泡着夏枯草,这种端午节做艾条的原料,其实是清肝火的高手,现代人压力大导致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,用夏枯草煮水当茶饮特别合适,但要注意,体质偏寒的人加点红糖调和,毕竟良药也需对症下药。
决明子:明目又明压的桌上宠儿 办公室白领们最爱在玻璃杯里养对决明子,看着深褐色的小眼睛慢慢舒展开来,既养眼又养生,这种含大黄酚的豆科植物,既能清肝泻火又能润肠通便,对便秘引发的高血压有双重调理作用,不过孕妇要慎用,毕竟它有轻微导泻效果。
黄芪配当归:补气活血的降压组合 上个月遇见退休的刘院长,他分享的气血双补法让人眼前一亮,黄芪补气推动血液运行,配上当归活血,相当于给心血管系统做了套太极操,特别适合老年体虚型高血压,但切记要早上服用,免得晚上太兴奋影响睡眠。
葛根:解酒降压的餐桌必备 东北的赵大哥每次喝酒前都嚼几片葛根,这个习惯倒暗合医理,葛根素能扩张冠状动脉,就像给心脏开了扇通风窗,特别是应酬多的商务人士,用葛根粉冲饮既能护肝又能稳压,但千万别空腹喝,容易胃寒。
天麻:头晕头痛的克星 我妈常年备着天麻炖鸡的秘方,这种长得像姜块的药材最擅平息肝风,现代研究显示,天麻素能改善脑部微循环,对高血压引起的眩晕有奇效,不过要选表面有明显"横环纹"的"明天麻",药店灯光下泛蓝光的才是好货。
山楂:厨房里的血管清道夫 楼下早餐店的刘婶有个绝招,每次熬完肉汤都会扔几颗山楂进去,这红果不仅消脂,其含有的三萜酸类物质还能调节血脂代谢,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用10克山楂片煮水,胃酸过多的加两片陈皮平衡。
三七:止血活血的双向调节高手 云南旅带回的三七粉成了我家药箱常客,这种"金不换"的药材含有特殊皂苷,既能防止血栓形成又不会让出血倾向加重,但用量要严格控制,每天早晚各1克用温水送服,过量反而耗气。
这些中药虽好,但可不是大杂烩随便吃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比如肝阳上亢型适合钩藤夏枯草,痰湿型宜选山楂荷叶,肾阴虚可用杜仲配枸杞,最关键的是,该吃的降压药不能停,中药起的是辅助调理作用,就像炒菜放调料,主菜还是得有,建议大家先找中医师把脉,再根据自己的体质搭配药膳,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平时保养记住三个"一点":盐少放一点,运动多一点,心态平和一点,与其病急乱投医,不如把这些天然药材当成日常保健的好帮手,转发给身边受高血压困扰的亲友吧,说不定哪天就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