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看见有朋友在药店里对着两盒黑乎乎的中药材发懵,特别是标着"生地"和"元参"的盒子,明明都是黑褐色根块,价格却差着好几倍,其实啊,这俩兄弟虽然都是清热凉血的良药,但搞错了可是要出大问题的!今天我就带着大家到老药房转悠转悠,手把手教你怎么认准这两味药。
【第一招:看长相就像认亲戚】 那天我蹲在同仁堂的药材柜前,发现生地黄和玄参(元参)摆得特别近,您可别被它们黑炭似的外表骗了,仔细端详差别可大了,生地黄晒干后蜷缩得像烤过的红薯皮,表面还有细细的纵皱纹,掰开来看是墨玉般的半透明质地,像极了浓缩的葡萄汁冻成的膏,而玄参呢,整个是灰黑色带"红晕"的大块头,表皮皱得跟老树皮似的,断面却是乌黑油亮的,像是浸过墨汁的木头茬子。
老掌柜教我个绝招:把药材放在阳光下斜着照,生地黄会透出淡淡的棕红色光泽,像蜜蜡似的温润;玄参则是死黑死黑的,阳光下都泛着金属般的冷光,这就好比同样是黑头发,一个泛着褐红色泽,一个是纯粹的墨色。
【第二招:亲口尝才知真滋味】 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傅尝药时,生地含在嘴里先是甜味,接着渗出丝丝凉意,越嚼越有股清甜的甘蔗尾韵,而玄参刚入口就带点咸腥气,像是海风裹着泥土的味道,嚼到最后喉咙里会泛起微微的麻涩感,不过现在正规药店都不让尝了,咱们可以用个小窍门——拿开水泡泡,生地泡出的水是淡棕黄色,喝着有回甘;玄参泡的水则浑厚发黑,入口带点酱油般的鲜咸。
有次看见个大姐买错药,把玄参当生地煮糖水,结果全家吐槽汤药有股铁锈味,所以说这味道差异,就像是红糖水和海带汤的区别,千万别弄混了。
【第三招:试水法辨真假】 上个月帮邻居王婶整理药箱,发现她把两种药混装了,我赶紧做了个现场实验:各取几片扔温水里,生地黄入水就沉底,水面慢慢晕开浅褐色,像泡茶似的舒展身姿;玄参倒是浮着打转,把水染得漆黑,还冒出细密的小气泡,更有意思的是,生地泡胀后还是保持着原来的纹路,玄参却变得绵软发黏,手指一捏就成糊状。
老话说"生地如墨玉,玄参似漆金",说的就是这种遇水后的差异,要是买来的药材泡水后浑浊不堪还起泡沫,那八成是掺了劣质品,这时候就得留个心眼了。
【第四招:问用途见真章】 别看都是清热药,用法可大不同,生地就像是清凉油,专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、鼻血,特别是熬梨汤时加两片,润肺效果加倍,而玄参更像灭火器,对付咽喉肿痛、瘰疬痰核这些实火症状,配上浙贝母就是经典的消结节组合。
有次诊所来了个小伙子,满脸痘痘非要吃生地,结果越吃越严重,后来才知道他该用玄参解毒散结,这就好比感冒分风寒风热,用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!
辨别小贴士:
- 产地玄机:怀庆府的生地最道地,浙江的玄参才是上品
- 保存秘诀:生地要密封防霉,玄参得多摊开透气
- 价格警示:玄参比生地贵三成左右,贪便宜易买到硫磺熏的
- 配伍禁忌:生地忌与葱蒜同食,玄参不能和藜芦搭伙
现在知道怎么分辨了吧?下次抓药时不妨多问一句,生地甜凉治虚热,玄参咸寒疗实火"的顺口溜,毕竟中药讲究对症下药,别让李逵倪端的误会耽误了治病!要是实在拿不准,就找老字号药店的驻店药师给掌掌眼,毕竟关乎健康的事,谨慎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