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呦,这黑乎乎的中药汤真是又苦又难喝!"每次抓完药回家,看着砂锅里翻腾的药材,是不是总觉得哪里不对?其实啊,煎药这事儿大有学问,90%的人第一步就做错了!
我蹲在灶台边看奶奶煎药的场景还历历在目,那年她总说我"虎丫头",因为我总嫌药汤熬得太慢,却不知道老辈人守着砂锅的讲究,现在把三十年前奶奶教的心法整理出来,才发现那些土方法里藏着大智慧。
【第一招:选锅比选老公还重要】 铁锅?不锈钢锅?直接倒掉重来!中药里的生物碱遇上金属离子会闹脾气,砂锅才是真爱,实在没有的话,搪瓷盆勉强能替补,记得新砂锅先用米汤煮煮,去掉火气。
【第二招:泡药要像泡茶】 别抓回来就扔锅里!冷水没过药材2厘米,泡上半小时,夏天热要放冰箱,冬天寒水泡不透,像阿胶、龟板这些硬骨头,得泡到能轻松掐断才行,偷偷告诉你,泡过药材的水可是精华,倒掉等于浪费钱!
【第三招:火候比炒菜还讲究】 武火(大火)烧开转文火(小火),这可不是说着玩的,治感冒的解表药用猛火快煎,补气血的滋补药得小火慢炖,头煎煮沸后调小火煮20分钟,二煎只要15分钟,倒药汁时用滤网兜着,别让药渣混进去。
【第四招:特殊药材要特殊照顾】 有些药特别皮实,比如矿石类的龙骨牡蛎,得先煮40分钟再下其他药,芳香的薄荷、砂仁却是急性子,快出锅前5分钟才露脸,最麻烦的是附子,得先煎两小时解毒,当年李时珍就专门写过这个。
【第五招:时间就是药效】 早上7-9点胃经当令时服药最吸收,喝完药别急着漱口,让药效在嘴里多停留会儿,忌口不是吓唬人,吃萝卜会破气,喝绿豆汤解药,这些坑我都帮你们踩过了。
说个真事,邻居王婶去年乳腺癌术后,按我这法子煎药,现在复查指标稳得很,她以前总抱怨药难喝,现在发现是自己总用高压锅"呲——"地压,把挥发油全赶跑了。
最后唠叨一句:煎药前别洗药材!自来水含氯会破坏成分,实在脏了用湿毛巾轻轻擦,倒药汁时留3厘米锅底,这是"药引子",兑水再煮还能榨出二两金贵的药汁,照着这个方法,保证你煎出的药汤醇厚不涩,苦味里带着回甘,药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