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不少姐妹私信,说下面总反复长些透明小水泡,又痒又疼还不好意思说,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多与湿热下注有关,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几个临床常用的外用方子,都是几十年老中医亲测有效的经典搭配。
先搞懂"水泡"从哪来 西医说的疱疹病毒感染,在中医看来就像体内憋了团湿火,很多姐妹爱吃重油重辣、熬夜追剧,加上久坐不运动,下焦就容易积淤热毒,特别是生理期前后,免疫力下降时最容易反复发作。
五款经典草本坐浴方
-
金银花+野菊花组合(急性期救星) 抓一把金银花(约30g)配上20g野菊花,加水煮开后调小火再熬15分钟,这个配方特别适合刚起水泡的时候,凉血解毒效果一流,记得晾到40度左右再坐浴,每天早晚各泡10分钟,3天就能缓解红肿刺痛。
-
苦参+黄柏黄金搭档(止痒专家) 这两个药材堪称皮肤科圣手,苦参30g+黄柏20g煮水,对糜烂渗出的情况特别管用,有姐妹反馈坚持一周,渗液明显减少,注意浓度别太高,第一次用的建议稀释一半,防止刺激黏膜。
-
蛇床子+地肤子止痒组(慢性瘙痒克星) 老是反反复复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个偏方:蛇床子50g、地肤子30g、白鲜皮20g,这三味药能深入清洁皮肤褶皱里的病菌,尤其适合游泳后预防感染,每周用2-3次当日常护理,比某妇炎洁温和多了。
-
马齿苋+蒲公英(天然抗生素) 菜市场就能买到的野菜反而是消炎高手!新鲜马齿苋200g捣烂敷患处,或者晒干后配蒲公英各30g煮水,有个宝妈跟我说,哺乳期用这个方法既安全又能继续喂奶,真是救命良方。
-
艾叶+花椒温经方(虚寒体质专用) 怕冷手脚冰凉的姐妹,可以试试艾叶50g+花椒15g的组合,这个配方不仅能杀菌,还能温暖子宫,有位宫寒严重的姑娘坚持用了两个月,连痛经都好转了,不过阴虚火旺的要少用,容易上火。
实操小贴士
- 煮药神器推荐砂锅或不锈钢盆,千万别用铁锅!
- 坐浴前用温水洗净,药汤晾到手腕试温不烫的程度
- 泡完不用清水冲,直接用干净毛巾吸干水分
- 内裤要纯棉透气,单独用开水烫洗
- 治疗期间忌海鲜、羊肉、辣椒这些发物
老祖宗的智慧防复发 光靠洗只是治标,关键要调整体质,平时可以多吃薏米红豆粥祛湿,下午茶喝玫瑰花陈皮茶理气,每晚睡前揉按三阴交穴位(内踝尖上四指),坚持三个月,你会发现发作频率大大降低。
最后提醒各位小仙女,如果水泡破了流黄水,或者反复发作超过两周,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查清楚,今天分享的都是外用药方,严重的情况需要配合内服调理,希望这些古法智慧能帮大家摆脱难言之隐,做清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