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张在药店花大价钱买的人参切片,泡水后居然像木头渣子,气得他直跺脚:"这年头连中药都敢造假?"其实像老张这样的踩坑案例天天都在上演,今天请来从业三十年的刘药师,手把手教咱们怎么练就一双"火眼金睛"。
看颜值更要识内涵 很多人以为药材越漂亮越正宗,大错特错!真正的野山参切片带着明显的菊花纹,皮紧肉糯,而假冒的多是园参冒充,表面光滑得像打过蜡,更坑的是有些商贩会给虫蛀药材染色,遇到颜色过于鲜艳的当归片、黄连片,反而要警惕是否用硫磺熏过。
鼻子比眼睛更可靠 老刘药师抓起一把枸杞放鼻尖轻嗅:"正经宁夏枸杞有股淡淡的甜香,要是闻到刺鼻酸味,准是硫磺熏过的。"他边说边对比两包黄芪,正品带着豆科植物特有的草清香,而掺假的那包散发着霉味,记住这些特征:党参应有蜂蜜香,三七带着泥土腥,闻到化学味赶紧放手。
舌尖上的真假考验 别怕丢人,好药材真得亲口尝,正宗牛黄入口先苦后回甘,假的多半掺着石膏粉,嚼起来咔嚓响,藏红花丝泡水后喝一口,正品清冽微苦,染出来的假货只有纸墨味,不过要注意有的毒药材不能尝,比如生半夏,这点切记!
水泡现原形的秘诀 准备两个透明玻璃杯,真假对比立现原型,拿西洋参片做个实验:正品泡开后呈现淡黄色,参体完整;假货往往用胡萝卜染色,泡久了水变浑浊,参片软烂成糊,冬虫夏草更明显,真虫草水泡后虫体硬挺,假虫草会脱皮露馅。
追根溯源才是王道 去年曝光的某药企用提取过的废药渣二次加工事件,让消费者惊出冷汗,现在买药材一定要看"身份证":正规厂家的包装袋上都有追溯码,扫码能查到种植基地坐标,特别是名贵药材,务必索要检测报告,别嫌麻烦,健康事再谨慎都不为过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很多药房的戥秤(称药的小秤)暗藏玄机,正规药店称重时会留出药方之外的余量,如果碰到精确到毫厘都不差的,八成有问题,建议去老字号药房或医院药房,虽然价格高点,但质量相对有保障。
记住这五招,下次抓药时你就是行走的"检测仪",要是实在拿不准,宁愿多跑几家店也别贪便宜,毕竟吃进肚子里的东西,可不能将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