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感觉身体被掏空",白天犯困晚上失眠,小肚子胀得像揣了个水球,其实这些都是肾气不足、湿气太重的典型表现,老祖宗留下的中药调理讲究治本,但喝药可不能瞎折腾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补肾祛湿中药的门道。
你的身体在报警了吗? 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自己该补还是该排,教你个土方法:早上起床对着镜子吐舌头,如果舌苔白厚像霜淇淋,大便黏马桶冲不干净,稍微动动就出虚汗,多半就是湿气缠身了,要是还伴有腰酸耳鸣、夜尿多,那就是肾气在拉警报了,这时候光拔火罐刮痧只能治标,得从内里调理。
中药界的黄金搭档
-
经典CP:茯苓+山药 这俩简直就是药膳界的青梅竹马,茯苓利水渗湿像台抽湿机,山药补脾益肾堪比充电宝,我同事长期久坐水肿,每天煮茯苓山药粥当早餐,两周后裤腰松了两扣,记得山药要选铁棍山药,茯苓打成粉更容易吸收。
-
温补组合:菟丝子+薏苡仁 怕冷的朋友特别适合这个搭配,菟丝子被称为"植物伟哥",配上炒过的薏苡仁(体寒要炒制),就像给肾脏披了件羽绒服,但注意薏米性寒,炒到微黄再煮汤,加点生姜片中和更好。
-
豪华套餐:熟地+黄芪+陈皮 这是给虚不受补的人准备的,熟地滋阴补血,黄芪补气升阳,陈皮理气防滞胀,特别适合熬夜党,泡水喝能改善脸色蜡黄,但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,会雪上加霜。
熬药那些门道 别以为中药随便煮煮就行,砂锅是最佳选择,不锈钢锅次之,千万别用铁锅,药材要先泡半小时,水量没过药物两指宽,补气药文火慢炖1小时,利湿药大火烧开转小火40分钟,倒出来的药汁分成三次喝,饭后半小时温服最养胃。
避开这些坑
-
盲目跟风喝"网红方" 某宝上的祛湿茶包敢买吗?有人看配方有芡实就天天喝,结果便秘了,每个人的体质像指纹一样独特,湿热体质适合茵陈,寒湿体质要用干姜,搞错了等于火上浇油。
-
把中药当饮料灌 见过有人拿枸杞菊花茶当水喝,结果拉肚子,再好的中药连续喝一个月也得停一周,给身体喘口气的机会,就像手机充电,一直充会损坏电池。
-
忽略忌口事项 吃着补肾药通宵打游戏,相当于边给泳池注水边开排水口,服药期间要远离冷饮、油炸食品,特别是螃蟹甲鱼这些寒性食物,会让你的中药打折扣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 备孕妈妈别碰活血化瘀的药材,高血压患者慎用甘草,糖尿病人喝中药不放冰糖,年轻人别急着进补,20岁出头除非先天不足,否则轻易补气可能会上火长痘。
食补胜于药补 平时多吃黑色食物:黑豆、黑芝麻、黑米都是补肾高手,红豆薏米粥夏天喝最好,但孕妇和经期女性要绕道,推荐个懒人食谱:每晚抓一把核桃仁、两个桂圆、三颗红枣,保温杯泡开水焖一夜,第二天当茶饮。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调理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,别指望喝两天就能容光焕发,一般要坚持三个月才能看到效果,如果喝了两周药反而不舒服,赶紧找中医师调方子,毕竟咱们调理的是自己的命根子,谨慎点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