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铁们,你们知道东北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在哪儿不?"做了十年药材生意的老李,每次聊起老家吉林的中药材市场都忍不住嘚瑟,这个藏在长春市二道区的"宝藏市场",可是咱东北药商的心头好,今天咱就唠唠这儿的门道,保准让你听完直拍大腿!
要说这市场的来头可不小,上世纪90年代,靠着长白山脚下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,吉林人把散落各处的药贩子聚到一块儿,硬是在长春东边整出个专业市场,现在走进市场大门,嚯!两排三层高的商铺望不到头,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热闹,大挂车进进出出跟赶集似的。
最绝的是这里的"硬通货"——长白山特产,你瞅那柜台上码着的人参,不是普通园参,都是带着"身份证"的林下参,老张家的摊位上,整盒的红参片泛着油光,老主顾都知道这是用铜锅慢火熬出来的老手艺,隔壁老王专卖梅花鹿制品,从鹿茸片到鹿血酒,玻璃罐里泡着的鹿鞭看着就邪乎,可人家有畜牧局发的养殖证,买着放心。
在这儿做买卖讲究个"快准狠",每天天不亮,来自安徽亳州、广州清平的大客商就举着验货灯进场了,老李说,前年有个南方老板开着奔驰来收五味子,转悠半小时直接包了三吨货,为啥这么敞亮?就冲着咱吉林五味子颗粒饱满,拿手搓开能闻到冰糖味儿的果香。
价格更是让人心动,去年新挖的平贝母,在安国市场要85块钱一斤,这儿75块就能拿下,为啥便宜?都是乡亲们自家种的,从地里到市场不过三道手,市场西北角有片露天摊,专卖鲜货,春天的蒲公英带着晨露,秋天的威灵仙还沾着泥土,现挖现卖跟超市买菜似的新鲜。
物流配套更是杠杠的,市场后身就是中通快递的分拣中心,发往全国的件儿当天就能上路,走大宗货物更省心,门口铁路专线直达全国各地,冷藏车跑云贵川都不带怕的,老李去年往新疆发二十吨黄芪,从装车到签收只用了三天,客户收到时药材还带着潮气呢。
这两年市场玩出了新花样,二楼电商基地里,穿红马甲的主播对着手机吼:"家人们!这可是长白山脚下的有机人参!"直播架上摆着刚挖的鲜参,背景音还混着装卸货的吆喝声,市场管理处也跟上节奏,专门开了电商培训课,教老药商们玩转抖音小店。
不过来这儿淘金也得擦亮眼,市场东南角有几家挂着"特产"招牌的店铺,外地游客爱往那儿扎堆,懂行的都知道,要买好货得往北区老字号扎堆的地方去,老李教了个乖:"看见柜台底下堆着麻袋装药材的,准是实惠的好店,那些摆得跟药店似的,八成是二道贩子。"
最近市场又要扩建了,听说要搞电子交易平台,以后坐在家里就能看货下单,但老药商们还是念叨着面对面交易的老交情,就像市场门口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驴肉火烧店,每天晌午还是挤满蹲在板凳上啃饼的药贩子。
要是您也想在这行里扑腾两下,记住老李的话:"别光盯着便宜,要看药材眼里有没有光。"就像长白山的野山参,同样的芦头,老行家捏捏腿膀就知道是几年生,这市场里的门道,就跟人参须子似的,得慢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