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5个胃肠炎中药方,收藏备用!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好多朋友都中招了,上吐下泻折腾得不行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胃肠炎可有一套,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几个民间常用的中药方子,都是经过验证的良心方!不过咱先说好,生病严重还得去医院,这些方子适合调理和辅助治疗哦~

急性胃肠炎发作时的"急救方"

记得去年邻居王叔半夜敲门,捂着肚子直打滚,我赶紧给他煮了碗"三黄止泻汤":黄连5克、黄芩10克、黄柏8克,加两碗水煎成半碗,这仨兄弟都是清热燥湿的高手,特别适合吃坏肚子后上吐下泻、肚子烫得像火炉的情况,不过这汤药苦得龇牙,王叔喝完直骂娘,但第二天真就止住腹泻了。

小贴士:这个方子药性猛,像三黄片似的见效快,但脾胃虚寒的人(平时怕冷、舌苔白)千万别乱喝,搞不好会雪上加霜,一般喝1-2次止住就行,别长期喝。

慢性胃炎患者的"养胃茶"

公司前台小刘总说胃胀气,打嗝都有腐臭味,我给她支了个"消食健脾茶":炒山楂15克、炒麦芽10克、茯苓10克,保温杯焖着当茶喝,山楂消肉食积滞,麦芽管米面食积,茯苓祛湿健脾,这三样简直就是火锅烧烤后的救星,小刘喝了两周,打嗝明显少了,还说意外收获是瘦了3斤...

重点提醒:这茶适合饭后腹胀、嗳气酸臭的情况,如果是胃痛得像刀绞,或者吃点东西就胀得难受,可能是其他问题,赶紧去看医生别耽误!

寒热夹杂型的"太极方"

我妈就是典型复杂体质,吃凉的就腹泻,吃热的又上火,老中医给她开了个"乌梅安胃饮":乌梅10克、细辛3克、干姜5克、黄连3克,乌梅就像个和事佬,既能涩肠止泻,又能生津止渴;细辛带着辛辣劲驱寒;干姜暖胃;黄连清湿热,这组合看着矛盾却很妙,我妈喝了半个月,终于敢吃冰西瓜了。

特别注意:细辛有小毒,千万不能自己加量!煎药时多煮会儿,至少沸腾20分钟,孕妇和小孩禁用这个方子。

喝酒应酬族的"护肝胃方"

我爸常年应酬,胃出血住院后才老实,出院后老中医给开了"葛花解酲汤":葛花15克、枳椇子10克、陈皮6克、茯苓10克,葛花专解酒毒,枳椇子保肝醒酒,陈皮理气,茯苓利水,每周喝3次,我爸说现在喝酒前偷偷喝一碗,第二天头不晕胃不疼,这绝不是鼓励拼酒啊!

划重点:这方子适合偶尔饮酒过量后的调理,长期酗酒导致的严重肝病,喝这个没用!而且药材要到正规药店买,某宝上的廉价药材可能掺假。

术后体虚者的"温补方"

姑妈做完肠胃手术后特别虚弱,鸡汤鱼汤都腻得慌,我翻出祖传的"参苓养胃粥":党参15克、茯苓10克、山药干20克、粳米50克,党参补气,茯苓祛湿,山药养胃阴,熬出的粥绵密顺滑,姑妈连喝一个月,脸色从蜡黄变红润,现在还能跳广场舞了。

使用窍门:这粥要小火慢炖2小时,把药材精华全熬出来,如果嫌麻烦可以用破壁机打糊,但别滤渣,药效都在里头呢!


这些坑千万别踩!

  1. 别当饮料喝:好多人觉得中药安全就天天灌,结果喝出新毛病,像黄连这种苦寒药,连续喝超3天就可能伤胃
  2. 忌口很重要:服药期间切忌辛辣刺激、生冷油腻,上次我喝养胃茶偷吃麻辣香锅,直接疼得满床打滚
  3. 特殊人群慎用:孕妇、哺乳期、儿童、肝肾功能不全者,必须先问医生!去年就有宝妈乱喝止泻方导致流产
  4. 辩证不准反伤人:同样是拉肚子,有人是湿热有人是寒湿,之前同事把风寒腹泻当湿热治,越喝黄连水越严重

预防胃肠炎的3个土方法

  1. 花椒水漱口:吃饭前用温花椒水漱口,能杀灭口腔细菌,特别适合外出就餐
  2. 生姜敷肚脐:新鲜的姜片切碎敷肚脐,胶带固定,对受凉引起的腹痛特有效
  3. 焦米粥养胃:大米炒焦黄煮粥,每天喝两次,修复受损胃黏膜比小米粥还管用

终极忠告

这些方子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,但时代变了,现在人体质和以前不一样,建议大家先把方子给中医师过目,调整剂量后再用,毕竟治病这事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!要是出现持续呕吐、便血、高烧不退,千万别硬扛,赶紧去医院别耽误!

(本文仅供健康科普,具体用药请遵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