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脾益胃吃什么中药?这5种常见药材帮你调理肠胃少生病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最近总感觉胃口差、肚子胀,吃一点就撑,还老是没精神……"
如果你也有这些小毛病,十有八九是脾胃在"抗议"了,中医讲究"脾胃为后天之本",一旦脾胃虚弱,吃进去的营养吸收不了,身体就像漏气的气球一样干瘪瘪,别急着吃西药,今天给你盘点5种补脾益胃的中药"宝藏",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调理妙方,关键还特别接地气!


白术:脾胃界的"烘干机"

你听说过"湿气重则百病生"吗?白术就是这个祛湿界的扛把子,它不像西药那样猛攻,而是像温和的太阳,慢慢晒干脾胃里的湿气。

怎么用最有效?
早上抓一把白术片(10-15克),煮水代茶饮,加点红枣枸杞调味,喝一周就能感觉肚子没那么闷胀了,炖鸡汤时丢几片进去,连肉带汤一起吃,味道不苦反而带点回甘。
注意:舌苔厚腻、大便黏马桶的人最适合,但口干舌燥的阴虚体质要少吃。


茯苓:健脾祛湿的"隐形冠军"

办公室久坐族的抽屉里该常备茯苓粉,它能把脾胃多余的水湿转化成小便排出去,相当于给身体装了隐形排水管。

懒人用法
超市买的茯苓饼当零食吃(选无添加糖的),或者直接买茯苓粉,每天早晚冲一杯,比奶茶健康多了,煲粥时撒一把,煮出来的粥会更绵稠,脾胃虚的人连喝三天都能感觉到变化。
搭配秘诀:脾虚失眠的,睡前用茯苓+酸枣仁煮水,安神效果翻倍。


山药:脾胃的"贴身保镖"

菜市场3块钱一斤的山药,其实是中药房里的"贵族",它既能补脾气,又能养胃阴,属于那种默默干活不争功的类型。

花式吃法
① 蒸着吃:带皮蒸软,蘸白糖,比吃药丸强百倍;
② 煮粥吃:和小米一起熬,出锅前撒一把撕碎的红枣,香到邻居敲门;
③ 炖汤吃:排骨山药汤记得放姜片,寒性体质也能放心喝。
重点提醒:新鲜山药切开放一会儿会发红,这是正常氧化,不是变质!


党参:平价版人参,补气不上火

总觉得累、说话有气无力?这是气虚的典型症状,党参补气的效果堪比人参,但价格亲民得多,关键是不会补过头。

日常保健方
党参15克+黄芪10克+鸡肉半只,炖汤喝,每周两次,连续一个月,爬楼梯都不喘了,怕麻烦的直接用党参泡水,喝完再把参片嚼烂咽下去,别浪费了精华。
禁忌:正在感冒发烧、嗓子疼的人暂时别碰,补得太狠容易"火上浇油"。


砂仁:脾胃的"芳香唤醒剂"

明明饿但吃不下饭?砂仁的香味能瞬间打开你的食欲开关,它特别适合那种"想吃又怕腻"的脾胃虚弱型吃货。

妙用技巧
① 炒菜快出锅时放3颗砂仁,香气扑鼻还不抢味;
② 用砂仁泡蜂蜜,饭后含一颗,胃食管反流的人亲测有效;
③ 晕车晕船时闻一闻砂仁粉,比晕车药管用。
注意:孕妇慎用,阴虚火旺的人(比如经常长痘、便秘)要少用。


终极调理公式:食补>药补

光吃药可不行,还得配合这些小习惯:

  1. 吃饭七分饱:给脾胃留点消化余地
  2. 忌生冷粘腻:冰饮、糯米糍、奶油蛋糕尽量少碰
  3. 饭后散步:站着不动食物往下走,走动才能助消化
  4. 情绪管理:生气时吃饭=给脾胃喂毒药

最后划重点:补脾益胃不是吃几天中药就能立竿见影,得像养花一样耐心呵护,如果长期胃痛、暴瘦、便血,赶紧去医院别自己瞎折腾!把这些中药当成调料用,融入日常生活,坚持下去你会发现——原来脾胃好的人,连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