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换季降温,朋友圈里咳嗽声此起彼伏,很多人一咳就往医院跑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不少止咳祛痰的妙招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十种"润肺小能手",都是菜市场能买到的常见药材,关键还便宜管用!
【川贝母:咳嗽界的"液体黄金"】 要说止咳界扛把子的选手,川贝母绝对排前三,这种长得像小贝壳的药材,最适合夜里咳得睡不着的情况,记得去年我感冒后遗症,嗓子眼像卡了鱼刺似的痒,用川贝粉炖雪梨连喝三天,那叫一个润!不过要注意,正宗川贝母价格不菲,买的时候要认准"松潘贝母"字样,某宝三十块钱一两的多半是硫磺熏过的假货。
【陈皮:厨房里的化痰高手】 家里晒干的橘子皮可别扔!做成陈皮能对付白痰多的问题,上周邻居王婶咳嗽震得楼道都响,我给了她块五年的陈皮,配着红枣生姜煮水,三天就见效,新会陈皮当然好,但普通橘子皮放冰箱冷冻层阴干,存半年照样能用,记住要选表皮油室完整的,发霉的千万别用。
【甘草:消炎药里的万金油】 这个药店五毛钱一大包的草根,可是润喉止咳的宝藏,我常年备着甘草片,嗓子疼就含两片,它最厉害的是能调和药性,像川贝母那么寒的药,配上甘草就不伤胃了,不过高血压患者要少吃,它会让血压蹭蹭往上窜。
【桔梗:咽喉科的老熟人】 每次感冒喉咙肿得像含了核桃,我就会抓把桔梗泡水,这味药材专门对付黄痰卡在喉咙出不来的情况,喝完感觉有个小扫帚在气管里打扫,但它味道发苦,建议加冰糖调味,小孩可以做成桔梗粳米粥。
【胖大海:教师族的护嗓神器】 别看这玩意儿长得像橄榄球,泡开后可是治疗咽痛咳嗽的利器,我表姐当老师十年,办公桌抽屉永远装着胖大海,不过这东西性子寒,每天最多泡两颗,喝多了肚子疼,脾胃虚寒的人更适合搭配红枣枸杞一起泡。
【枇杷叶:老烟枪的清肺汤】 楼下棋牌室的老张叔,抽烟三十年咳得像个破锣,我给他摘了小区绿化带的枇杷叶(注意要选背面绒毛多的),刷干净毛后煮水,早晚各一碗,坚持喝了两周,他说痰明显少了,新鲜叶子效果更好,但药店卖的干品要用温水浸泡两小时再煎。
【前胡:风寒咳嗽的救星】 上个月带儿子爬山着凉,咳嗽带着清鼻涕,老中医开了前胡配葱白,三块钱的药材喝两天就好,这味药专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,特征是痰稀白像水泡,但如果是黄痰稠黏,用它就不对路了。
【百部:儿童久咳的首选】 我家娃去年支原体肺炎后总咳嗦,西医雾化做了半个月还没好,后来用百部加蜂蜜蒸梨,甜甜的小家伙主动要吃,这药特别适合干咳无痰的情况,但孕妇千万不能碰,它有滑胎风险。
【款冬花:哮喘患者的福音】 同事小李的哮喘每到秋冬就发作,今年他按我教的方法,用款冬花泡蜂蜜密封两周,每天早晚取一勺兑温水喝,整个冬天都没听见他喘鸣音,这花要选蕾还没开的,开花后的药效减半。
【紫菀:老人慢性咳嗽克星】 张大爷慢支炎二十年,试遍各种西药效果都不持久,后来我给他配了紫菀和款冬花各15克煮水,让他代替茶喝,现在他出门遛弯都不揣止咳糖浆了,这药对体虚久咳特别有效,但急性咳嗽期别急着用。
说个实用小技巧:这些药材可以组合使用,比如川贝+陈皮+雪梨熬膏,就是经典的"三白润肺膏",但切记所有中药都要先辨寒热,痰黄用寒药,痰白用温药,像川贝母性凉,风寒咳嗽者吃了反而加重,这时候该用杏仁生姜水。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像胖大海天天喝超过一周就可能伤阴,陈皮放太久发霉会产生黄曲霉素,要是发烧超过38.5度,或者咳血胸痛,赶紧去医院别耽误,咱们这些土方子,只适合调理小毛病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