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调经妙方!月经量多别慌,这几种中药煮水喝真管用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姐妹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每个月"大姨妈"来访时总担心侧漏,夜里睡觉不敢翻身,卫生巾换得勤快得像在烧钱,这种月经量过多的情况,西医叫"月经过多",中医看来多是脾虚不摄血、血热妄行或者气滞血瘀闹的,今天咱们就聊聊老祖宗留下的调理智慧,几味常见中药搭配好,坚持喝段时间真能改善。

先说说去年我表姐的经历,她每次来月经都得用加厚夜用卫生巾,两个小时不换就透,去医院查B超又没器质性病变,医生建议吃避孕药调周期,可她刚结婚正想要孩子,哪敢乱吃药?后来找了个老中医,开了个简单的方子:炒白术15克、山药30克、生地黄20克、仙鹤草15克,每天一剂煮两次当茶饮,连喝两个月,现在终于能安心穿浅色裤子了。

这里头大有讲究,白术就像个勤劳的小管家,专门帮身体运化水湿,把松散的气血都收拢住,配上山药这个健脾高手,双剑合璧守住气血防线,生地黄是凉血圣手,给沸腾的血液降降温,最妙的是仙鹤草,既能止血又不淤堵,就像给河流装了个调节阀。

要是你属于那种经期前特别烦躁、血块多还发黑的情况,可能是肝郁化火惹的祸,这时候可以试试丹栀逍遥散加减:当归10克、白芍12克、柴胡6克、炒栀子9克、丹皮10克,记得栀子要打破煎出苦味才有效,这个方子特别适合爱生气、熬夜的上班族,有次邻居家闺女考研压力大,月经淋漓十天都不干净,喝了五副药就清爽了。

还有一种情况是痛经伴随血块多,这多是气滞血瘀,见过卖茶叶的张阿姨吧?每次来月经疼得直冒冷汗,血块像果冻似的,她用的方子是益母草30克、延胡索15克、香附10克,再加点红糖调味,益母草号称"血家圣药",配合理气止痛的香附,就像给子宫做个深度SPA,不过这个方子孕妇千万不能碰啊!

熬药也有小窍门,砂锅最好,不锈钢锅也行,千万别用铁锅,先把药材泡半小时,武火烧开转文火慢炖20分钟,倒出药汁后再添水煎第二遍,两煎混合分早晚喝,嫌麻烦的姑娘可以用保温杯焖泡,不过效果打八折哦。

饮食上要记住"三不吃":生冷瓜果伤阳气,辛辣火锅耗阴血,浓茶咖啡扰心神,多吃些五谷杂粮,小米粥煮得糯糯的,撒上红枣碎,暖胃又补血,有条件的可以每周喝两次乌骨鸡汤,加艾叶、阿胶,比美容院护理管用多了。

最后提醒姐妹们,如果连续三个月月经量超过80ml(差不多每小时浸透一片日用卫生巾),或者伴有头晕乏力、脸色蜡黄,一定要先去医院做B超排除肌瘤息肉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一般要喝三个月经周期才能巩固效果,别学对面楼王婶,喝两周觉得没用就放弃,那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